运营商|云计算的未来,属于“国家队”?( 三 )


矛头直指政企市场 。 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政务云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指出 , 2020年 , 国内政务云市场增长率为42.3% , 远高于世界同期的9.2% 。
近年来 , 政企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速 , 给云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 政企市场成为各大云服务商排兵布阵的新战场 。 以阿里云为例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 , 其非互联网行业客户收入占比已增至52% 。
不过 , 考虑到由于和互联网市场的游戏规则不同 , 有国资背景的国家队选手更受关注 , 三大运营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 在此背景下 , 短时间内 , 运营商自然在营收增速占优 。
但以此苗头判定互联网云厂商的失势 , 未免有些着急 。
盖棺定论还为时过早在2019年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媒体沟通会上 , 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吴世俊表示 , 移动云目标在三年内进入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 。
倘若以营收增速论成败 , 运营商走在了互联网云厂商的前面 , 但因此盖棺定论还为时过早——在收入规模的表象下 , 运营商仍存在颇多短板 。
最致命的缺陷莫过于技术范畴 。 与互联网云厂商投入巨资加强数据库、服务器等自研能力 , 从底层构建完整的自研云(国内云厂商基本走的是从模仿到自研的路子)不同 , 运营商自己对核心技术掌握不足 。
反映到专利数量上 , 根据《中国互联网云技术专利分析报告》显示 , 截至2019年12月 , 腾讯、阿里巴巴、奇虎360位居前三 , 申请量分别达到了4899件、3671件和2607件 。



与之对比 , 运营商则相对较少 , 平均不到500件 。 也正因此 , 运营商一度被质疑并不具备独立做云的能力 。
这些质疑并不是空穴来风 。 拿天翼云和移动云来说 , 需要了解的是 , 这两朵云均为自研+华为合营 。 据《云头条》披露 , 华为合营云在移动云业务中占比很小 , 但在天翼云占比较大 。
以天翼云为例 , 此前 , 云计算市场上以云厂商负责技术方案 , 运营商负责运营的模式在公有云领域进行战略合作 , 类似“前店后厂” , 这在当时一度被称为“公有云的第三条路线” , 中国电信和华为的合作就属于这种模式 。
双方在2015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并在2016年联合推出了天翼云3.0产品及服务 。 在IDC公布的《2016年度中国公有云市场统计数据》中 , 中国电信以8.5%的市场份额位于排名第二的位置 。
但在2017年3月 , 不再甘心躲在运营商身后的华为高调宣布要进入公有云市场 , 并且成立云BU , 双方的合作前景顿时被蒙上阴影 。
同样处于这种合作关系的 , 还包括联通沃云和阿里云 。 2017年“混改”期间 , 联通旗下的沃云同样得到了阿里云的技术支持 , 双方资源池通过专线互联 , 将联通沃云与阿里云组成混合云 。
彼时 , 双方合作的基础在于 , 联通沃云和阿里云的市场定位相对清晰 , 阿里云主要面对的是互联网电商客户以及一些行业企业 , 中国联通的主要大客户则是政府和国企 。
随着云市场竞争加剧 , 按常理说 , 运营商和互联网云厂商关系应该不再紧密 , 但事情并非如此 。
此前在2021年6月 , 中国电信北京分公司中标了2022年度海淀区政务云平台项目二期项目 。 不过 , 中国电信随后将项目的技术服务部分转包给了腾讯云 , 并在9月7日对此进行了公示 。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 据《财经》报道 , 运营商有时会依赖云厂商的技术能力 , 电信运营商拿到政企项目后 , 需要云厂商做技术支持 。
今年1月5日 , 中国移动登陆A股 , 加上在去年8月20日率先回A的中国电信 , 三大运营商在A股齐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