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蓝色高功率激光二极管——用于新型应用的束源( 二 )



图3红外GaAs和可见光发射GaN基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和封装输出功率的开发 。
对于GaN来说 , 电源应用的开发始于2000年之后 。 这方面的进展比红外技术更快 , 因为为红外技术开发的许多构件也可用于450纳米系统 。 虽然红外激光器最初的谐振腔长度为300μm , 发射器较窄 , 模具较小 , 但现在它们的谐振腔长度已达到4至6 mm , 在10 mm宽的激光棒中填充系数达到70%或更高 。 如今的GaN激光器远远没有这些设计特点 。
当观察一些材料参数时 , 这种差异的原因变得可以理解 。 表1比较了一些特性 。 第一个最明显的区别是带隙 。 GaAs的红外带隙约为1.42eV , GaN的高带隙约为3.42eV 。 当人们需要不同的波长时 , 这种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 p型掺杂的活化能、空穴迁移率、光在激光谐振腔中的吸收系数和特征温度T0都有进一步的技术影响 。
表1 GaAs和GaN材料参数的比较 。

由于高活化能 , 只有一小部分掺入的镁实际上起到掺杂剂的作用 , 导致许多镁原子扰乱晶格并增加吸收 , 但不会提高载流子密度和导电率 。 在砷化镓中 , 碳常被用作p型掺杂剂 。 这是100%离子化的 , 这意味着包含的所有碳都有助于实现高掺杂和低电阻 。 类似地 , GaAs中的空穴迁移率大约是GaN中的两倍 , 导致更低的电阻率 , 因此更低的电损耗 , 即使在GaAs中的C杂质密度低于GaN中的Mg杂质密度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
GaN基激光二极管的最佳谐振腔长度为1.2/cm , 相比于高功率GaAs激光器的小于0.5/cm , 因为它们的吸收更高 。 这些都使得描述阈值电流随温度变化的T0值很低 。 在GaAs高功率激光器中 , 当工作温度越高时 , 阈值电流的增长速度越快、幅度越大 。 GaAs和GaN两种器件的高T1值表明 , 斜坡效率对温度的依赖性很小 。 两者共同描述了GaN激光二极管对更高的工作温度反应更敏感 , 在给定的工作电流下 , 输出功率随温度下降得更快 。
一开始就必须克服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 , 才能制作和操作GaN棒 。 由于激光棒是非常大的设备 , 因此必须保证基板的低缺陷密度 。 此外 , 还必须提高外延层的结晶质量 。 长期以来 , 人们认为制作激光棒是不可能的 , 因为GaN是一种位错密度高于GaAs的材料 。 据推测 , 单一发射极故障将导致灾难性故障 , 正如过去观察到的GaAs激光棒故障一样 。 由于工作电压也取决于温度 , 一根棒上一个发射极的低效运行会影响到邻近的发射极 , 因此必须通过尽可能多地对单个发射极进行热解耦来防止热失控 。 所有这些都使GaN激光棒的实现成为可能 。
在图4中 , 显示了相同谐振腔长度的蓝色激光棒和红外激光棒的LI、UI和WPE过工作电流曲线 。 在左边的图片时输出功率85 W的蓝色条50岁的远高于红外激光(47 W)但很明显 , 这只是由于更宽的带隙 , 并导致4.1 V的工作电压远高于红外激光条的1.5 V 。 这导致在50 a时 , 壁塞效率较低 , 仅为40%而不是>60%(图4右图) 。

图4 LI UI和效率超过电流的蓝色和红外激光棒 。
对于红外二极管来说 , 过去几年的策略是降低吸收 , 增加填充因子增加接触尺寸 , 增加谐振器长度 , 并通过降低电阻率进一步降低欧姆损耗 。 商业应用中cw运行的高输出功率>300W是当今最先进的技术 。 相比之下 , 氮化镓激光器不能用长谐振腔 , 而器件中的光吸收很高 。 同样 , 填充因子不能增加 , 因为这会导致高阈值电流 。 因此 , 必须进一步改进不同的材料参数 , 才能实现更多的设计机会 。
目前 , 用于450 nm发射的GaN激光器的填充系数低于10%(以保持低阈值电流并允许有效冷却) , 谐振器长度可达1200μm , 以避免吸收导致的低斜率效率 。 它们安装在水冷式微通道冷却器上 , 在热滚转前可输出功率107w以上 , 峰值效率约为44%(图5左) 。 如图5所示 , AlGaInN的材料组合提供了调节不同发射波长的可能性 , 这是波长复用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