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一场 Web3 式的创业:一个计算机老师和一群盲人极客的故事( 二 )


「但是 , 大部分开发者觉得这是无所谓的东西 。 」杨永全说 , 在漫长的时间里 , 盲人只能暗自感叹 , 无能为力 。
他没有故事 , 他只有经历 。 杨永全患有先天青光眼 , 14 岁时彻底失明 。 他之后的生活 , 和我们对一个盲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怎么活的猜测 , 并无偏差 。 他度过了可以想象的适应和迷茫 , 然后 , 进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 能选择的专业是音乐和推拿 , 他选择了后者 。 大学毕业后 , 他回到老家山东烟台 , 以 6000 一年的房租盘下一家铺面 , 开了自己的按摩店 。 大部分视障人士能走的路就到这里了 。
02 争渡 杨永全遇见「争渡」是个偶然 。 当时 , 「争渡」只是一个人的网名 , 一位大学计算机老师 。
杨永全喜欢计算机 。 他承认自己是个「网瘾少年」 。 大学期间省下饭钱去机房上网 , 蹭计算机专业的 C 语言课 , 学到了一些零散的编程知识 。 毕业不久 , 刚有时间有条件上网之后 , 他就穿梭在各种 QQ 群和论坛之间 , 还爱把「天空软件站」列表里的软件一个个下载下来 , 什么类型的都想试试 。
「推拿的话 , 比如说我一天干七八个小时的活 , 睡觉可能也就八个小时 , 那剩下五六个小时我就可以上网了 , 多的时候每天七八个小时应该也没问题 。 」杨永全说 。
2008 年 5 月 , QQ 重度用户杨永全希望能找到一个自动朗读 QQ 消息的软件 , 在 CSDN(当时流行的 IT 技术交流平台)里搜索时 , 他搜到了争渡发布的「聊天伴侣」 , 「安装它之后 , 给别人发了消息 , 你把 QQ 窗口调出来 , 它就能给你读消息了 。 」
但那个软件不怎么好用 。 杨永全给作者发邮件 , 说(这个软件)我们盲人用起来不太方便 , 能不能帮我们改进一下 。
软件的作者是争渡 。 争渡的视力正常 , 他做这个软件 , 只是为了解决自己在宿舍里洗衣服看不见消息的事儿 。
争渡看到了杨永全的私信 , 两个人加了彼此 QQ , 开始交谈 。 那时 , 争渡才知道盲人借助读屏工具就可以正常上网 , 以及 , 有盲人在使用他随手发布的小软件 。
当时国内只有阳光和永德两款读屏软件 , 杨永全日常使用的 , 是 1999 年推出的永德 。 杨永全告诉争渡 , 读屏软件普遍存在反应慢 , 抓取不到有效信息等问题 。 争渡很快就想到 , 「那不如我们自己做一款读屏软件 。 」
杨永全接受媒体采访 | 图片来源:闪电视频
一次次讨论后 , 两个人都觉得这个想法可行 。 他们于是召集了网上认识的七八个盲人 , 组建了最初的读屏开发团队 , 天南海北的人展开了一场 web3 式的合作 。 争渡是负责人 , 主要负责软件编程 , 其他人负责产品的设计、测评宣传等工作 。
在技术上 , 「读屏」两个字可以拆解为:装载在电脑或手机系统上的读屏软件 , 获取同样装载在电脑或手机系统上的某个应用界面上的信息 , 经过一系列技术处理 , 把它们发声朗读出来 , 让人听到 。 这个过程中的参与者有三方:读屏软件、电脑或手机系统、以及应用 app 。 其中应用是信息的提供方 , 操作系统是中转站 , 而读屏软件负责信息的输出 。 三方环环相扣 , 任何一点不兼容都会滋生各种 bug 。
团队成员大部分是盲人 , 从自身需求出发 , 他们认为新的软件要对按键反应迅速 , 支持的软件多、范围广 。 但也没那么容易 。 几个月的努力后 , 他们才让软件发出了声音 。
而对于如何抓取不同软件内的信息 , 除了一个个调整 , 其实也没有更好的方法 , 只能一步步来 。 调试从桌面、开始菜单 , 再到浏览器 , QQ 等软件 , 好几个月的时间里 , 团队成员的时间被软件测评占满 。 杨永全说 , 「当时大家从没在十二点前睡过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