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圈|中国电商进入代理人时代( 三 )


如何守住基本盘 , 同时加速向下沉市场渗透 , 问题交到徐雷手上 。
阿里张勇要面对的是 , 公司过于庞大 , 如何整合让公司更灵活有创造力的问题 。
最近几年 , 阿里的友商们发展迅速 , 让阿里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 。 传统电商的拼多多率先打开下沉市场 , 用了5年日活就超过淘宝;直播电商淘宝本身不算落后 , 但对大主播的依赖性较强 , 而薇娅和雪梨都已经退隐;近场电商 , 则始终被美团压着一头 。
其实 , 无论传统电商、直播电商还是即时零售 , 从理论上分析阿里都有一手好牌 , 只可惜由于体系庞大繁杂 , 业务之间多有牵扯 , 跨部门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困难 , 导致效率不够高 。 陆玖财经在一文中提到:“阿里的船 , 也许过于庞大 , 以至于每一次整合 , 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 ”
张勇上任后 , 将“多元化治理”体系升级 , 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用“更敏捷的组织面向未来” 。 至于2021年底组织架构大调整之后 , 是否真的能让阿里重新变得灵活敏捷 , 这种敏捷是否真的有助于阿里的再度发展 , 尚待观察 。
拼多多陈磊则面对的是 , 公司几乎没有增量之后 , 如何在存量市场提高客单价 , 实现持续性盈利的问题 。
过去6年多 , 拼多多的用户增长堪称神速 , 其市值飙升 , 也得益于快速增长带来的想象空间 。 到了用户增长见顶之时 , 除非拼多多有下一个新业务爆发 , 不然客单价的提升空间 , 基本决定了拼多多未来的想象空间 。
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 , 拼多多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 并在2021年实现年度盈利 , 但年度不到1000亿的总营收 , 和约78亿元的盈利水平 , 跟阿里的中国商业规模还不在同一量级 。
从财报看 , 拼多多的盈利是靠营销费用率降低实现的 , 而陈磊上任后 , 研发费用激增 。 拼多多是准备通过研发推出新业务 , 从增加营收规模着手 , 还是通过研发提高供应链和运营效率 , 先提升利润率?现在还不得而知 。
总之 , 徐雷、张勇、陈磊三人 , 谁身上的担子都不轻 。
零售永远都有机会不过 , 我们有理由对代理人们抱有期待 , 因为电商所属的零售行业 , 永远都有新的机会 。
最初 , 能在网上买东西并有人送上门 , 对人们来说是惊喜 , 即使商品种类很少 , 送达时间很长;后来 , “万物皆可网购” , 只有想不到的 , 没有找不到的 , 送达时间也缩短到一天甚至半小时;今天 , 互联网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 , 电商从新型经济转变成了很传统的零售生意 , 兜兜转转似乎走回原点 , 却让更多线下业态数字化 , 为他们提高了效率、扩大了覆盖范围 。
曾经的“猫狗”时代 ,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电商行业没有新的机会 , 却看到拼多多横空出世、快速成长;也有一段时间许多人嘲笑京东太“重” , 不赚钱 , 等基础设施的威力展现出来 , 京东的供应链和物流仓储效率惊艳了世人;至于那些认为只有一二线城市才有消费能力的人 , 面对下沉市场的力量 , 也只有感叹 。
今天的三强时代 , 看似没有机会 , 美团突然杀入即时零售 , 再次证明 , 零售市场机会永存 。
机会的产生 , 源于市场需求的随时变动 , 让整个行业永远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 看到机会的同时 , 阿里、京东、拼多多也都看到了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 , 所以这三家公司都越做越重 , 因为只有“重”的东西 , 才是能长期提供竞争力的护城河 。
各家选择的主要方向不同 , 京东押宝物流和仓储 , 阿里押宝线下各种业态 , 拼多多则押宝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