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武装自己|次世代游戏主机为什么不支持hdmi2.1?( 二 )


用知识武装自己|次世代游戏主机为什么不支持hdmi2.1?
文章图片
毕竟 , 如果完全按照HDMI2.1纸面认证标准来评判 , 即使是PS5的HDMI2.1接口输出带宽也只有32Gbps , 而XboxSeriesX的输出带宽也只有40Gbps , 均未达到HDMI2.1早期宣传的48Gbps带宽标准 。 但这正意味着混乱的HDMI2.1协议电视可能给玩家带来千差万别的游戏体验 。
因此 , 如果是将4K120Hz作为选购电视关键指标的用户 , 也仍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游戏需求 , 对照HDMI2.1协议的关键标准 , 选择搭载“满血版”HDMI2.1接口的智能电视 , 如今部分旗舰智能电视甚至会标配两到三个满血HDMI2.1接口 , 如果你“财力雄厚”是购买了两款不同平台次世代主机的玩家 , 这样的硬件组合使用起来当然也会更加方便 。
解码芯片
软件标准固然重要 , 但实际支撑起纸面参数的究其本身仍是电视本身的硬件配置 , 想要获得4K120Hz画面输出体验 , 硬件上的支持仍然必不可少 。
虽然这些可能相对于纸面数据更加晦涩 , 但因这种情况出现翻车问题的情况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发生:比如小米在2021年初面向海外市场发布的MiTVQ1电视 , 在宣传中提到支持4K120Hz画质输出 , 但实际上输出120Hz画面需要借助MEMC运动补偿才能实现 , 而MEMC实现的插帧效果也带来了“双刃剑”一般的影响 。
用知识武装自己|次世代游戏主机为什么不支持hdmi2.1?
文章图片
而MiTVQ1本身是一款搭载了HDMI2.1接口与QLED4K材质屏幕的电视 , 官方给出导致它不支持原生120Hz显示效果的“硬件原因” , 其实是电视本身搭载的SoC——联发科MT9611 , 内置的Mali-G52MP2GPU并不支持120Hz画面解码 。 这一短板直接放大了硬件给使用体验带来的水桶效应 。
这一情况并非个例 , 甚至在宣传中 , 有意无意地将120HzMEMC与120Hz混淆的产品并不在少数 , 部分情况下甚至会给不了解技术名词概念的用户 , 带来前者相比原生4K120Hz在显示效果上更具优势的错觉 。
用知识武装自己|次世代游戏主机为什么不支持hdmi2.1?
文章图片
这里就涉及到MEMC技术本身的概念:它的英文全称为MotionEstimateandMotionCompensation , 即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 , 技术本身原理只是在两帧图像间加插一帧运动补偿帧 。 让画面看上去更加顺畅 。
对于传统仍然只有60Hz甚至更低的视频/电影资源、乃至绝大部分流媒体资源来讲 , 这样的效果都是立竿见影的 。 因此MEMC技术几乎成为近年来智能电视行业的标配软件优化 。 但对于原本已支持120Hz画面输出的次世代游戏主机来讲 , 原生支持120Hz画面输出而非所谓的“120HzMEMC”当然是最佳选择 。
用知识武装自己|次世代游戏主机为什么不支持hdmi2.1?
文章图片
此外 , 插帧不完善而产生画面撕裂的“果冻效应” , 基本是目前采用MEMC技术来实现高帧率设备的共同问题 。 最终实现的120Hz效果当然不能与原生支持120Hz画面显示的电视画面相提并论 。 因此在电视芯片本身是否支持120Hz解码上 , 同样值得想购买游戏电视的玩家做一点研究 。
屏幕
涉及到智能电视4K120Hz显示效果的部分 , 屏幕本身的参数当然不可或缺:包括峰值亮度、色准、色域其实都是会影响到电视最终实际观感的因素之一 , 但宣称4K120Hz的电视 , 其实也有部分产品是受制于屏幕本身只支持到60Hz最高刷新率 , 通过算法插帧来实现 。
目前 , 智能电视流行的算法解决方案 , 除了会导致观感亮度变低的“插黑帧”之外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HSR倍频技术 , 电视的主板SoC上都能降低成本 , 通过时序调整 , 并在面板内自动补偿像素充电 , 实现刷新率翻倍的显示效果 。 另一种DLG功能则是通过同时扫描两行像素 , 借助差值在视觉上实现120Hz刷新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