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取代”豆瓣?( 三 )


从豆瓣不同往常的“快速反应”中,围观众人必然能从中猜出一二 。茶茶也直言“谁都看得出来微博在挖豆瓣墙角” 。
“微博不是第一个来挖墙脚的平台,其他平台挖大组组长的事早就有了,从去年清朗行动开始,豆瓣小组就进行了多次整改,而每逢整改,爱聊的豆友讨论下一处搬到哪个平台的同时,或多或少伴都会随其他平台来挖组长的消息 。但微博这个‘超话新星计划’属实太明目张胆了 。”
而在豆瓣起诉微博的同天晚上,微博@微博发言人发布申明表示,“微博超话所开展的超新星计划并非针对某一平台,属于正常的业务运营范畴,完全不存在任何不正当竞争和抄袭行为 。相反,微博此前曾多次发布公告,严禁用户和MCN机构从某平台搬运不实对立等不良内容 。”
但是,在同一条内容声明“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开放自由一直是其底色”的微博,评论区却显示“博主已开启评论精选” 。
迄今为止,微博与豆瓣之间的纠纷,在微博平台并未持续发酵 。只不过微博虽然声称“完全不存在任何不正当竞争和抄袭行为”,但在微博@超话社区已经无法搜到“超话超星计划”的那条博文,燃财经从之前微博链接点进去,只显示“由于作者隐私设置,你没有权限查看此微博” 。
“豆难财”不好发
打起豆瓣“小组”生意经的平台,无外乎是瞄准豆瓣的高黏性社区氛围 。而除了微博、今日头条等大厂外,还不乏有更多想发“豆难财”的平台 。
尤其在堪称豆瓣“水逆”的2021年,豆瓣被处罚了21次,累计罚款近1000多万元 。继去年9月的数个极具影响力的豆瓣小组被关闭、封禁后;当年12月,豆瓣又因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的信息被罚150万元,同时,豆瓣小组也暂停了“回复”功能 。“豆瓣危矣”成了悬在每位重度用户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大批小组用户为保留自己的“快乐老家”,不得不开启了声势浩大的“迁徙”运动,豆瓣鹅组、人才组等一批大流量小组开始往其他平台上搬迁 。
“当时豆瓣鹅组有人用过群邮件、试过DoDo,还建了QQ群;用利息生活小组甚至找人做了一个论坛……总之几个大组几乎都是‘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 。”豆瓣十年用户汤圆无奈表示,“豆瓣小组当时不能回复了,总要给我留一个看帖吃瓜摸鱼、跟大家交流的地方吧 。”
用户大规模“搬家”的背后,是豆瓣小组功能下极强的用户黏性,这也正是其他互联网巨头的迫切需要 。
“例如,微博的超话和话题一直以娱乐明星和新闻热搜为主,像豆瓣小组这种极具长尾效应的内容,是微博非常需要的;同理,字节旗下的今日头条,用户在APP上无非是看新闻刷视频,但有了小组功能,就有可能提高用户主动打开APP的吸引力 。”内容创作者、科技互联网分析师赵宏民表示 。
在赵宏民看来,互联网社交已进入深水区,已经没有蓝海市场,各家都在争抢彼此的存量用户,而话题针对性强、用户分类清晰的小组功能,也就成了提高用户粘性和留存率的“制胜法宝” 。这种情况下,识区不会是最后一个类豆瓣应用 。
不过,争相发展小组功能的互联网平台,至今还没有一个能取得与豆瓣小组比肩的成果 。就连去年被调侃为要发“豆难财”的DoDo,也因为功能分区乱、运营能力差等因素直接被“打脸” 。
期间“出走”的豆瓣用户,大部分在豆瓣小组功能恢复后回归了豆瓣 。
“其他平台留不下人,一是时间太短,没有培养出用户黏性,很多人甚至没有适应/习惯新APP的界面及功能,就回去了 。二是一些平台的‘骚操作’非常败好感,尤其是DoDo,一边用豆瓣用户引流,一边又侵犯来自豆瓣用户的正当权益 。当时不仅有人截图发到B站等平台侵犯他人隐私,还有APP开发程序员下场发表不当言论,最后还将豆瓣鹅组等几个大组都给封了,总之对女性用户很不友好 。”汤圆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