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ASML公司还扛得住吗?( 二 )


受到摩尔定律的影响 , ASML新技术的研发当中 , 已经遭遇到了相应的困境 , 全新一代的光刻机量产要到2023年 , 而预定的客户仅有英特尔 , 最大的客户台积电并没有预定任何一台 , 原因在于台积电已经在尽力布局“去美化”进程了 。

目前台积电已经成立了“小芯片联盟” , 后续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先进的封装工艺上 , 目前英国的芯片AI企业Graphcore推出了一款IPU产品Bow , 采用的就是台积电的3D封装工艺 , 经过实测在不改变芯片任何组建的情况下 , 可以实现性能提升40% , 在功耗上还很好的降低了16% 。
除此之外双芯堆叠工艺 , 目前也已经在苹果的M1芯片上验证 , 说明先进的封装工艺还是可行的方案 , 可以帮助台机电更好的摆脱光刻机的依赖 , 这也将助力产业链实现“去美化”进程 , 摆脱相关限制的困扰 。

除此之外俄的研究所已经接收了光刻机研发项目 , 将采用全球的X射线技术作为光源技术基础 , 实测之后实际的表现能力 , 丝毫不落于EUV所采用的极紫外光源 , 而日企也已经恢复了对于光刻机的研发 , 外加上中企和中科院的持续发力 , ASML不利用最后的时间好好赚钱 , 恐怕之后就没有机会了 , 对此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