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十几亿台手机支撑的广告市场,居然比不过电梯广告?( 三 )


在翻了翻创始人江南春的采访视频 , 和他自己写的书之后 , 差评君似乎找到了答案 。

根据江老板的说法是 , 互联网对传统广告确实是有很大的冲击 。 但是电梯广告呢 , 其实是影响最小的那个 , 对手都弱了 , 我不就变强了吗?
名头响亮的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就曾做过报告 , 研究了手机的流行 , 对各类广告的干扰程度 。
其中公交车车身广告、地铁站广告受手机影响的程度有百分之七八十 , 但电梯广告只有百分之二三十 。

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呢 , 差评君愿意把它称之为 “ 厕所 - 成分表效应 ” 。
年纪大点儿的差友 , 应该还记得那个手机还没流行的年代 。
反正那时候蹲个马桶 , 就算是牙膏和洗发露上的成分表 , 我都能一字不差地读完 。
毕竟空间小了 , 干扰也少了 , 再加上无聊 , 卫生间的地砖有几块我都有精力数完 。

同样在电梯上 , 也时常会产生这类效应 。 因为大多数的电梯里没信号 , 有时电梯里有陌生人 , 眼睛也不好意思到处乱看 。
这时候电梯广告就成了当年的厕所里的 “ 成分表 ” , 就成了咱们注意力的宣泄对象 。

反观互联网广告看似到处都是 , 但和电梯广告相比 , 还是忒儿温和了点 。
App 的开屏广告反正我直接跳;为了不看视频网站广告 , 很多人也应该和差评君一样开了会员;信息流里出现了广告 , 我也能在一秒之内直接划走 。
总而言之 , 在占用大伙们的注意力方面 , 电梯广告反而可能略胜一筹 。
至少从各渠道广告的刊例费用上 , 能看出电梯媒体是一直在涨价 , 这也说明了广告主们很买账 。

如果说上面的这些 , 是分众依旧够硬的客观因素的话 。
那么在此基础上 , 差评君觉得江南春个人的一些特质 , 也推了分众一大把 。
这么说吧 , 在不少人的眼里 , 江南春就是个广告奇才 。 而在另一批人的口中 , 他却是个传销头子 。

无论是面对各类采访 , 还是在自己写的书中 , 江南春都反复在强调“ 抢占消费者心智 ”这个点 。
反正大概就说 , 广告这玩意儿不要太在意什么投资回报率 。 无论用何种方式 , 塑造起品牌 , 让消费者记住你才是硬道理 。
而江南春的分众传媒 , 或者说是整个电梯广告圈常用的一个方式 , 那就是洗脑 。

他就举过一个脑白金的经典例子 , 说某女士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脑白金广告 。
但在她长大 , 第一次走亲戚忘带礼品时 , 她却只记得 “ 收礼只收脑白金 ” 的洗脑广告 , 于是乎还是选择去买了脑白金送礼 。。。
而这 , 就是占领了心智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康纳曼 , 也曾提出过类似的理论 。
大概就是讲 , 让人相信一个概念或事物的最好方法 , 并不和人讲事实和讲道理 , 反而不断地洗脑重复才是最有效的 。
这样人们会放松警惕 , 熟悉感和真相会搅合在一起 , 直到难以区分 。
打个比方 , 当提到爽口的可乐、提到丝滑的巧克力 , 或者提到 “ 正宗 ” 的老坛酸菜时 , 你脑子里应该会立马跳出一个牌子 。
它们的质量可能不是最好的 , 有的甚至还暴了雷 , 但在所谓的 “ 用户心智 ” 的品牌建设上 , 它们妥妥地赢了 。

而秉承着洗脑 , 再加上突出特点的理念 , 分众传媒就整出了很多优秀的广告案例 。
比如说 “ XX 奶粉 , 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 ” 。
江南春称在广告推出的几年之后 , 该奶粉品牌的销量涨了 200% 以上 , 直接雄踞国内奶粉市场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