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book|天玑8100游戏实测“奇袭”新骁龙8,这是能效比的胜利( 二 )


那么如果是重负载的游戏 , 情况又会如何呢?很显然 , 这种时候我们就需要上喜闻乐见的《原神》了 。



按照惯例 , 进游戏后首先将所有的画面设置手动拉满、关闭动态模糊 。 接下来我们使用一段相对好量化的路线(从天衡山下璃月港 , 一路跑到望舒客栈)、边跑图边进行沿路的遭遇战 , 进行大约20分钟的真实游戏场景测试 。



天玑8100 《原神》 全程接近满帧 , 平均功耗在5.5-6W之间



骁龙8 Gen1 机型在开始9分半后降帧 , 降帧前平均功耗6.5W-7W、降帧后在6W-6.5W波动
说实在的 , 我们此前也接触过能把《原神》最高画质稳定在60帧的骁龙8 Gen1机型 , 但这些设备多半都有强力的散热设计、或是本身就是以外接冷却器为前提进行的设计 。 因此当测试中这台相对常规的骁龙8 Gen1机型在运行《原神》不到10分钟便自动降帧时 , 我们其实并没有太感到惊讶 。
真正让我们感到吃惊的是 , 在同等的画质设置、同样的散热条件下 , 搭载天玑8100的Redmi K50运行《原神》却能够做到全程不降帧 , 且一直维持在接近满帧的流畅度上 。



骁龙8 Gen1机型在《原神》当中 , 未降帧前峰值功耗一度达到10W
不仅如此 , 这两款机型在运行最高画质《原神》时的功耗情况也有所差异 , 搭载骁龙8 Gen1的这款机型在整个测试过程中 , 功耗一直在发生剧烈波动 , 前9分半钟未降帧时 , 其峰值功耗曾多次接近甚至是达到10W的惊人水平 , 而即便是在降帧后 , 其也依旧呈现出超大核频繁“掉线” , 功耗在6W到6.5W间“反复横跳”的情况 。 相比之下 , 搭载天玑8100的Redmi K50在测试全过程中无论核心的调度情况、还是功耗水准 , 都表现得要稳定许多 。
更用心的设计 , 让联发科的逆袭之路越走越顺
很显然 , 无论是在轻负载的《王者荣耀》 , 还是重负载的《原神》中 , 天玑8100均证明了自己在实际游戏性能上不输给顶级旗舰SoC的水准 , 同时还有着优秀得多的功耗控制能力 。
那么问题就来了 , 天玑8100为什么可以实现这种在实际应用场景、特别是游戏场景的“反杀”呢?



在我们三易生活看来 , 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 首先 , 与联发科过去的类似定位产品、或是此前的一些“轻旗舰”SoC相比 , 天玑8100此次的架构设计 , 很明显地格外重视能效比、兼容性 , 以及游戏性能 。
比如说它没有采用目前最新但需行业持续打磨的ARM v9架构 , 而是选择了成熟的Cortex-A78+Cortex-A55“万金油”组合 。



四大四小的成熟架构CPU , 让天玑8100不存在超大核过热烦恼
具体来说 , 它没有采用现在流行的“超大核”设计 , 这意味着在面临重负载场景(比如《原神》)时 , 就可以有四颗大核以相同频率同时负担多线程负载 。 相比之下 , 有“超大核”的骁龙8 Gen1此时由于超大核会发生过热“掉线” , 反而导致只剩下3颗大核 , 结果就是帧率反输给了天玑8100 。
其次 , 在CPU重视能效比的同时 , 天玑8100在一些其他的功能组件上 , 却又采用了相对“奢华”的配置 。
比如它的内存子系统采用了16bit四通道LPDDR5规格 , 使得其内存带宽其实与顶级旗舰达到了完全相同的水准 。



又比如 , 它选择了全新的Mali-G610 MC6 GPU 。 而这款新的GPU架构拥有比上代翻倍的执行单元 , 意味着它实际上可以看作是Mali-G78 MC12的“继任者” , 而非Mali-G78 MC6的后续产品 。
除此之外 , 在APU、ISP、DSP等部分 , 天玑8100更大幅借鉴了联发科旗舰产品天玑9000的架构设计 , 在很多功能上也“继承”了天玑9000的最新技术 。 其中 , 联发科自研的全局能效优化技术就为天玑8100实现高能效起到了关键作用 。 这一技术可以通过全方位覆盖芯片的不同IP模块 , 实现全场景功耗优化 。 简单来说 , 就是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 , 将手机的负载分为轻载、中载以及重载 , 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对应的能效优化策略 , 并最终降低手机功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