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赞|有赞壮士断腕,选择重启( 二 )


所谓时势造英雄 , 有赞能够发展为中国电商SaaS头部平台 , 也是因为抓住了互联网的机遇 。
早年互联网平台之间并非如当下这般畅通 , 大众熟悉的微信 , 也是从封闭开始丰富起来 , 当时微信迎来了“微商时代” , 得天独厚的社交圈子和流量据点 , 让很多人在微信上开店 , 但当时的商家却对私域流量的运营感到苦恼 , 有赞则抓住了这一需求 。
生发于微信 , 向电商商家提供经营产品和服务 , 有赞的生意越做越大 , 据官网显示 , 目前有赞已经拥有600万商家、4亿商品数 , 商家2020年交易额1037亿元 。

2020年的疫情到来 , 线上消费猛增 , 直播需求增加 , 消费行业数字化趋势加快 , 电商经营需求也随之增长 , 这一重大利好成就了有赞的巅峰 。
然而 , 在同一年 , 有赞也失去了微信的支持——微信推出了微信小店 , 定位与有赞相似 , 而且还是免费的 , 之后腾讯又继续推出了一系列SaaS产品 , 还打通了视频号、企业微信等 , 有赞在微信的流量受到挤压 , 只能另寻它所 , 所幸有赞早就将业务拓展到了快手抖音 。
有赞搭上了快手电商的顺风车 , 来自快手电商的GMV一度达到了40% 。 2021年11月 , 快手宣布切断第三方链接 , 也切断了输向有赞的流量 , 这一年上半年 , 有赞的GMV同比增长仅4% , 来自快手平台的GMV占比将至20% 。
没有意识到 , 无论是做社交还是做内容的平台 , 流量的尽头都是卖货 , 在各大平台做起电商之后 , 它们再也不会想让别人分一杯羹 , 而随着这些平台的商业生态日趋成熟 , 有赞也就变得无所依附 。
其次 , 在自己不能制造流量的前提下 , 有赞的商业模式存在争议 , 获客难续费低、核心业务单一 , 简单来说就是 , 赚钱难 。
即使在2021年的巅峰时期 , 有赞也是处于亏损状态 , 这是因为一直面临着获客难和续费低的困境 。 因为有赞无法像平台那样为商家带来流量 , 只能为商家提供经营方案 , 让商家活得更好 , 在疫情期间 , 线下客户需求不大 , 线上客户中 , 有赞选择了服务体量大的中小商家 , 但这一部分商家的生存需求更强 , 运营能力弱 , 这意味着有赞需要付出更高的获客和培训成本 。
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 有赞的差异化优势也不明显 , 微盟、微店都是强劲的对手 , 还有许多中小平台 , 作为核心业务的解决方案 , 存在需求泛化、不彻底、性价比不高的问题 , 导致获客难、客户流失率高 。

另外 , 从行业层面来看 , 其实整个电商SaaS行业赚钱也并不容易 , 用白鸦的话来说 , 就是“撅着屁股捡钢镚” 。 主要是因为 , 国内电商渗透率高 , 电商平台多 , 而大多数商家和消费者 , 都更习惯于选择生态相对成熟的公域平台 , 在私域领域 , 微信相对封闭 , 抖音快手流量优势明显 , 却也开始构建自己的生态闭环 。
在业务模式上 , 行业整体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 , 有赞虽然发展了多元化业务 , 但主要还是靠销售驱动 , 就算是全球最大的交易类SaaS产品Shopify , 主要收入也是来自于支付、金融、配送等增值服务 。 和国外相比 , 国内电商基建已经铺设成熟 , 有的机会本就不多 。
最后 , 私有化的失败 , 也成为了有赞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有赞之前是借壳上市 , 在2020年迎来高速增长之后 , 有赞就开启了私有化重回主板上市的计划 , 团队也因此扩张 。 2021年初 , 有赞负责云服务业务的子公司有赞科技 , 曾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 该公司营收虽仅为千万元级别 , 但在2B业务上更为纯粹 , 承接了有赞母公司的核心业务 。 若有赞科技能成功上市 , 母公司将私有化退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