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大战启示录:美的比格力贵一个“海尔”,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前言
提起空调想起的是1996的空调大战 。 26年过去了 , 当初的格力集团却市值暴跌 。
文章图片
当时中国的空调行业发展疲敝 , 空调容量不过500万台 , 发出“让中国空调品牌在中国消失”的外企却有超过850万台 。 当时的空调行业几乎完全属于外企 。
格力脱颖而出用“冷静王”分体机打了外企的脸 。 这台机器几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外强内弱”的中国空调业 。 26年的发展 , 格力本应步步高升 , 现实是“再不革新 , 格力就完了” 。
文章图片
格力的倾颓表现了如今中国家电行业的现状 , 及各个企业面临的枷锁和困境 。
生死年时代是家电发展的高峰时代 。 当时我国的空调行业在竞争中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 一方是位于广东佛山的华宝以及美的和珠海格力 , 其中华宝当时拥有700家经销商 , 而美的和格力则在“星期天工程师”的模式下低调发展 。 第二方是位于江苏泰州的春兰 , 这家靠得是1.2亿的超高产能 。 第三方是位于北方的海尔 , 它依靠着曾经冰箱的天地位列第三方 。 这三足鼎立看着威风 , 却只是“窝里横” , 外资还是稳坐头把交椅 。
文章图片
从当时的空调行业排行来看 , 外资的850万台产能是国内市场容量的1.3倍 。 即使是有150万台的春兰 , 和高质量的外资产品一比高下立现 。 1996年 , 处于低处的国内空调企业走到了“生死年” 。
1993年 , 华宝被地方卖给了外资 , 顺势更换了管理层 , 想象中的技术革新变成了管理混乱 , 最终科龙收购了华宝 。
春兰的陶健幸看着多年的销量第一 , 颇感无趣 , 开始进军摩托车和重卡 , 还把空调归入了“夕阳产业” 。
文章图片
这样看来 , 海尔可谓是稳健的 。 张瑞敏注意到工人普遍文化水平低 , 他意识到海尔面临着技术力量不足 。 于是他开始寻求“质量取胜”的突破口 。
美的在何享健的“杯酒释兵权”中经历了“大换血” , 员工迎来了学历提升 。 这为美的的自主研发和海外市场开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格力也在技术革新与突破 , 在董明珠的带领下 , 1997年格力带着一台“冷静王”出现了 。 这时 , 中国空调终于不再落后 。
文章图片
1997年 , 在几年的发展后 , 美的、格力和海尔成为新的门面 。 外资在这样的压迫下不断落后 , 生存空间严重不足 。
千禧年后 , 一场“土地竞拍”让家电行业变得竞争更为激烈 , 当时的厂家增长到400家 , 产量更是超过3500万台 。 春兰在2001年将空调和情人节联系起来 , 依靠着自身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生产电机和压缩机的企业首先发起价格战 。
文章图片
【空调大战启示录:美的比格力贵一个“海尔”,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两天后 , 科龙提出“实惠主义” , 降价300元 , 加入这场价格战 。 奥克斯拿着《空调制造成本白皮书》 , 降价2%加入价格战 。
起初 , 美的和格力看不起这种降价 , 然而 , 在市场上个裹挟下 , 他们被迫卷入价格战 。 最惨烈的时候 , 他们要降价4% , 这样的价格几乎没什么可赚的 。
- 空调|小米米家630L超大冰箱发布:玻璃面板材质 通透如冰晶
- 空调|苹果、谷歌等损失大了!断供苦果还没尝完,欧盟又下手了
- 格力电器|谁能说说海尔,格力,美的空调各自的痛点是什么?
- 小米手机怎么开空调
- 空调|重大科技发明:钡基电池和钳温器相融合,将成为真正的不用电空调
- 空调|买的松下空调结果送到家的却是杂牌东松空调,当我是傻子?
- 美的空调H5是什么意思?如何处理?方法简单,做好三点可避免H5出现
- 红米手机|价格大战一触即发,2799元,realme GT Neo3和Redmi K50差别在哪里?
- 红米手机|红米摩托荣耀之争,绿厂却无辜躺枪!这几天可谓是手机界的大战
- 顺丰速运|【讨论】产品更名,顺丰卡航引热议,德邦VS顺丰,卡航大战,您更看好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