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吞”德邦,“零担大王”何以至此?( 二 )


转型进入快递领域后,德邦股份坚持实行以直营网络为主的经营模式 。其在门店开设、店面环境、服务内容、运输管控、线路铺设等方面都建立了严密的标准化体系 。在行业不甚规范的时期,直营模式对德邦股份实现标准化非常有利 。 
硬币的另一面是,直营模式也让德邦股份面临着难以快速抢占市场的不利局面 。在上市前,德邦股份启动了事业合伙人制度,当时的崔维星认为,直营+事业合伙人能更加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现状 。 
事业合伙人网点主要覆盖在相对薄弱的支线地区,能与直营网点形成良性互补,快速且低成本的扩大公司支线网络的覆盖范围,以此形成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护城河 。 
直营模式再加上灵活的事业合伙人制度确实让德邦股份在保证服务品质的同时继续扩张了市场,但无法忽视的一点是,德邦股份依旧未能摆脱居高不下的成本 。根据德邦股份披露的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德邦的资本化支出为24.6亿元,同比增幅达93.17%,这笔费用主要投向直营门店所需要的设备与车辆 。 
如今看来,进军快递领域的决定似乎成了德邦股份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根据历年财报,从2016年开始,德邦股份的总营收增速就在不断放缓,从2016-2020年,德邦股份的同比增速分别为31.57%、19.7%、13.75%、12.58%和6.10% 。 
2021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德邦股份实现营收148.89亿元,同比增长28.16%,其中,快递业务实现收入91.68亿元,同比增长33.67%,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5.84万元,同比下降89.8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下降366.6% 。 
尽管德邦加速转身,但由于与竞争对手差距过大,最终未能扭转机局势 。截至3月11日收盘,京东物流的总市值为1174.82亿港元,顺丰的总市值为2635.13亿元,相比之下,德邦股份的总市值仅有130亿元,为京东物流的七分之一、顺丰的二十分之一 。 
如今,属于崔维星的时代即将落幕,德邦股份的接力棒被交至京东集团的手上 。据知情人士透露,京东集团已委派高层进入,崔维星将在6月份前后离开公司 。 
收购德邦,京东物流为何接盘? 
3月10日,京东物流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 。2021年公司总收入达1047亿元,同比增长42.7%,其中来自外部客户收入达591亿元,同比增长72.7%,占总收入比例达56.5% 。但代价是毛利润、毛利率双双下滑,全年净亏损156.6亿元 。
京东物流全年的亏损主要来源于上半年,原因在物流基础设施、技术和人员等核心资源的战略性投入布局 。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着1300多个仓库,总建筑面积超过240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京东物流开放式仓库平台管理的云仓库空间 。运营上千个仓库虽然让京东物流的运营模式变得极重,但同时也是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护城河 。 
有行业人士分析,京东集团收购“零担之王”德邦股份,可以补齐物流版图中最大的一块缺失,京东物流擅长货源、仓储、末端配送,德邦股份拥有车辆,转运中心资源,其服务人员和承运商管理经验丰富,京物流也将获得全面的物流服务能力,于德邦股份而言,则可以借助京东电商平台,增加电商快递件的订单量,扩大客户群 。 
事实上,这并不是京东第一次实施收购快递物流领域公司的股份 。2020年,京东斥巨资30亿元收购了跨越速运,取得其620条货运航线;2022年2月25日,京东集团和达达集团分别发布公告称,京东集团将于近期完成认购达达集团发行普通股的交易 。交易完成后,包含其现持有股份,京东集团将持有达达集团约52%股份 。达达将进一步战略承接京东集团即时零售和即时配送业务,并获得京东集团战略资源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