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上观记者 | 阿尔法摄影 | 陈西“一切正常|2万辆上汽新车,如何在这个月里从上海发往全世界

本文转自:上观
本文转自:上观记者 | 阿尔法摄影 | 陈西“一切正常|2万辆上汽新车,如何在这个月里从上海发往全世界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阿尔法
摄影|陈西
“一切正常 , 船只可以按时离港 。 ”在海通码头现场 , 单船指导员拿着对讲机说道 。
3月以来 , 有2万余辆上汽新车陆续发往世界各地 , 海通码头忙碌不已 , 一切井然有序 。
本文转自:上观记者 | 阿尔法摄影 | 陈西“一切正常|2万辆上汽新车,如何在这个月里从上海发往全世界
文章图片
“生产目标就是军令状”
海通码头是全国首个年吞吐量超过200万辆的综合性汽车服务滚装码头 。 来来往往的内外贸船只 , 考验着海通码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能力 。
每次观看上海的疫情防控发布会 , 海通码头单船科科长魏加健就感觉心脏都收紧了:“大脑中的警报马上拉响 , 警惕等级立刻提高 。 ”
与工厂相比 , 码头保障生产目标更缺乏自主性 。 魏加健介绍 , 能够影响码头生产节奏的外力有很多 , 船舶靠港、离港都要听从上港集团根据港口整体航线拥堵情况做出统一调配 , 还得看风、看雨、看潮汐……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会造成陆路运输不及时、到岗员工数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
面对不可控因素太多的情况 , 海通码头只能全力抢下每一天的生产目标 , “对码头而言 , 抢生产目标就和军令状一样 , 令行禁止 , 我们说什么也要完成 。 ”魏加健说 。
疫情发生后 ,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接触造成的潜在风险 , 海通码头的现场管理人员把工作节奏变成连续工作24小时候后休息3天 。
而一线的生产人员更是从去年开始就开启了“专班管理”制度 , 进行闭环管理 。 针对这些为了保证生产而长时间无法与家人团聚的员工 , 海通码头多管齐下 , 改建宿舍 , 快速解决住宿难题;调研需求 , 一日四餐变换花样;家访慰问 , 每周配送新鲜蔬果……
魏加健也会时不时和下属聊聊天 。 “直接问他们最近好不好 , 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开口 。 ”魏加健就在聊天中旁敲侧击 , 了解他们在生活、家庭方面的烦恼 , 及时帮忙解决 。 “觉得对方太劳累的时候 , 就帮他调整两天工作量 , 松松弦 。 ”
本文转自:上观记者 | 阿尔法摄影 | 陈西“一切正常|2万辆上汽新车,如何在这个月里从上海发往全世界
文章图片
做好“加减法”
随着上海的防疫政策愈发严格 , 在家进行闭环管理的员工不断增加 , 能够到岗的员工数量始终处于波动状态 。
除了在防疫工作上做“加法” , 海通码头能够在特殊时期保障生产任务 , 还要归功于数字化工具给生产工作做了“减法” 。
以前 , 码头工人会拿着一沓表单 , 逐一核对即将装船的货物信息与表单上的内容是否匹配 。 现在 , 他们只要打开手机中一个名为“RTOPS”的APP , 对着车辆扫描一下 , APP就能自动录入信息 , 并进行核对与报错 , 不但效率更高 , 也减少了人与人、人与物的接触 。
据海通码头信息技术部执行总监郑刚介绍 , 为了方便使用 , RTOPS分为内贸版、外贸版、管理版等多种版本 , 交互设计简洁明了 , 一线员工打开就能使用 。 “采取计件制结算方式计算工作量的时候 , 也更便捷了 。 ”
此前 , RTOPS只有货物扫描、堆场理货等功能 。 去年 , 由于出口形势特别好 , 海通码头始终处于高强度运转状态 。 信息技术部在APP中加入了装船校验、装船进度扫描等功能 , 如此一来 , 从货物抵达码头到装船离港 , 每一步都要扫描 , 使得错装、漏装的概率大幅降低 , 而且有据可循 。
为了进一步扩大产能 , 海通码头在去年下半年积极开拓场地资源 , 建立外借库和港区联动机制 , 开启太仓、外高桥、临港联动的“两港、三地”模式 。 魏加健和同事们感到 , 今年1-3月码头的拥堵情况相比去年年末有了明显缓解 。 魏加健说:“今年 , 海通码头的年度生产计划比去年还多20余万辆 , 但看现在的工作节奏 , 保障车辆出口完全没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