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15 年后,苹果重新变回「电脑公司」( 二 )


90 年代末 , 乔布斯回归苹果之后 , 他仍然坚定地 , 要把电脑做得更小巧、一体化 。 2000 年 , 承载他这一理想的新作品 , Power Mac G4 Cube 问世 。
造型上 , G4 Cube 是 Mac Studio 显然的「精神前作」 , 两者都是一台「方块形」的主机 。 这一设计最初源自于乔布斯离开苹果 , 自立门户创办 NeXT 电脑公司的经历 。 他不喜欢高高的塔式机箱 , 希望电脑能是一个「小巧的立方体」 。
但 G4 Cube 还是遇到了那个老问题 , 散热和扩展性 。 它顶着 Power Mac 这一高端产品的名头 , 却无法向用户交付足够「Power」的性能 , 最终沦为失败 。
2000 年发布的 Power Mac G4 Cube|Apple
从这个角度看 , 垃圾桶 Mac Pro , 几乎就是复刻了 G4 Cube 的失败 。 自那以后 , 「散热」成为了停留在 Mac 头顶 , 久久散不去的一朵阴霾 。
比如 2015 年再一次挑战「无风扇设计」的新 MacBook , 到后来极致轻薄 , 用「梦幻单热管」压 i9 的 MacBook Pro……都成了用户长期吐槽的对象 。
其实 , 「发热」对任何一种计算设备来说 , 都是大难题 , 并非苹果独有 。 物理定律决定了 , 电流跑在电路里 , 就会发热 。 把芯片越做越小 , 电路越做越密集 , 它的发热就越严重 。
苹果之所以成为业内最受「发热问题」困扰的公司之一 , 主要还是因为 , 苹果对产品设计有着极高的要求 , 不愿因工程、技术的限制 , 就妥协产品 。
这是创始人乔布斯 , 在创办苹果之初就刻在企业 DNA 里的「性格」 。 既然发热问题绕不开 , 那就要和它「斗」 。
这一斗 , 就是 30 几年 。
02 芯片的秘密 在电脑行业 , 苹果是一家很「叛逆」的公司 。 乔布斯骨子里有一种「不服」 , 驱使着他去做不一样的产品 , 开创新的未来 。
Mac 有很多设计 , 都是业界首创 , 或至少是最早的先行者之一:最早采用图形界面、鼠标控制;最早支持网络接口、支持 Wi-Fi;最早采用光驱、USB 接口;又最早在笔记本上去掉了以太网口、光驱和 USB-A 接口 。
乔布斯的产品哲学是「做选择」 , 选择那些先进的 , 有良好前景的技术 , 去掉那些老旧的技术 , 以此保持产品优势 。
乔布斯在 D8 大会上解释苹果做产品的哲学|D8 Conference
苹果可以为了把笔记本做薄 , 丢掉软驱、光驱 。 唯独在「处理器」上 , 苹果难以摆脱上游芯片厂商的限制 , 自己定义芯片 。 芯片占的体积不大 , 却是电脑里最主要的「热源」 。
这也是业界主流现状 。 除了 IBM , 是世界上最早的电脑公司 , 不得不自己造芯片之外 , 没有哪家电脑公司 , 会去自己造芯片 。 道理也很简单 , 造芯片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 , 且不说很难比芯片厂造得好 , 即便靠巨大的研发投入获得了优势 , 产品如果卖不出去 , 就会巨亏 。
早期的 Macintosh , 用的是摩托罗拉的 68000 芯片;90 年代 , Mac 改用了和摩托罗拉、IBM 联合开发的 PowerPC 架构芯片;2005 年 , 则是换到了能耗、性能都更好的英特尔芯片 。
2005 年 , 苹果决定在 Mac 上改用英特尔芯片|Apple
芯片一直是 Mac 头上最重的枷锁 。 所以当年改用英特尔芯片之后 , 苹果立刻有过一段产品设计创新的「爆发期」 。
数年内 , 乔布斯接连发布了取得重大改进的 Mac mini、iMac、MacBook Pro……以及 , 重新定义笔记本电脑的 , MacBook Air 。
MacBook Air 完美呈现了 , 当产品设计师摆脱掉各种限制之后 , 能把一个产品做成什么样 。 在 2008 年 , 造一款没有光驱、网口 , 薄到可以装进信封的电脑 , 无疑是极度疯狂的 。 但它赢得了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