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从毫末智行到小马智行,自动驾驶玩家能否接稳资本的橄榄枝?( 三 )


玩家们是否能接稳资本的橄榄枝?
当前 , 处于自动驾驶赛道的玩家都接到了资本抛过来的橄榄枝 , 但它们能证明自己的时间窗口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 资本涌入即是蜜糖 , 但如果拿不稳 , 往往也是毒药 。
技术、安全、政策、商业化是摆在自动驾驶公司面前的四座大山 , 从目前来看 , 技术与商业化层面有了进展 , 但是安全与政策问题依然面临着不确定性 。
尤其是安全问题依然是横亘在行业面前的一座大山 , 比如在3月份 , 小马智行部分L4自动驾驶系统在美被召回 。 去年10月 , 小马智行的一辆基于现代电动车型 Kona 打造的自动驾驶测试车在美国弗里蒙特发生了事故 。

美国NHTSA首次召回自动驾驶系统 , 可以看出在国际市场正在强化自动驾驶安全监管 , 这其实也可以是国内自动驾驶未来推进与落地的一个政策参考 。
毕竟 , 安全是无人驾驶车辆大规模上路的前提条件 , 如果安全问题上尚存在瑕疵 , 那么政策可能就会往保守与收紧的方向发展 , 这可能对资本市场砸钱起到负效应 。
事实上 , NHTSA曾也在一份文件中称 , 该机构调查了30起涉及特斯拉Autopilot系统的车祸 。 有技术人员指出 , 特斯拉的毫米波雷达无法正确识别道路上的静止障碍物 , 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
因此 , 从目前来看 , 自动驾驶还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烧钱的游戏 , 当各家都有钱可烧的时候 , 会加剧行业内卷的程度 , 导致内耗的产生 , 对各家的商业化运营落地产生负效应 , 对持续投入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
此外 , 自动驾驶 , 未来若想形成规模 , 一方面是要走通整个商业模式 , 在量产阶段 , 降成本与提效率缺一不可 , 而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又是重中之重 。
那么跑通量产落地的商业模式与解决安全性的关键是什么?在均胜电子副总裁郭继舜看来 , 自动驾驶量产现阶段的关键因素是如何获取大量结构化的场景信息 , 解决边缘场景问题 。
在他看来 , 当前进入量产开发深水区的自动驾驶 , 面对的已经不是研发问题 , 而是测试问题 。 谁能够用尽可能短的时间、用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取大量准确的结构化信息 , 谁就将会是智能驾驶领域的赢家 。
市场还存在变局 , 厂商需要进化自己的能力
当前自动驾驶头部选手面临的一个不确定问题在于 , 他们的竞争对手可能不仅在于同行 , 还来自于车企 。 因为车企可能不愿意在汽车软件这个领域被卡脖子 。
当前的一个变化是 , 从传统车企到造车新势力蔚小理 , 都在试图走自研自动驾驶的路线 。
比如 , 当前特斯拉、小鹏、比亚迪等车企都在走智能驾驶全自研模式 。 当前比亚迪不少车型主打的DiPilot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由比亚迪智能网联中心自研 。 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玩家以及大众、吉利等传统车企都在专注于L2、L3级技术以及Robotaxi技术的研发 。
当辅助驾驶成为智能汽车的核心卖点之一 , 各家车企都不愿放弃这块自有的增值业务 。
这对自动驾驶创业公司来说 , 也是一大市场压力 。 一方面 , 需要与客户保持亦敌亦友的关系 , 另一方面 , 一旦独立自动驾驶公司只是车企们的备选方案 , 自动驾驶企业可能也需要有自己的plan B 。
也就是说 , 自动驾驶公司需要进化自己的能力 。 从当前来看 , 如果只给车厂提供算力或软件 , 对车厂而言 , 这还不构成无可取代的竞争力 , 如何通过走软硬兼备的发展路线 , 反哺技术实现升级 , 进而完成能力的进化与不可替代性 , 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