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有支7人手语团队:提前拿不到稿子,需临场发挥( 二 )


精准翻译 , 覆盖不同类型听障群体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手语也有“普通话”和“方言”之分 , 即便是同一地区的听障人士 , 对同一个词语的打法也可能不同 , 老中青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手语习惯或用词都不太一样 , 这给发布会翻译带来不小的挑战 。
顾忠是一名出生于听障者家庭的手语翻译 , 和其他手语翻译的风格有所不同 , 受父母影响 , 他从小就能靠两只手传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 “我的手语翻译有些地方化 , 偏‘上海话’ , 这方面我有先天优势 , 人家是张口就来 , 我是张手就来 , 所以很多聋人朋友说看我的发布会 , 能感受到不一样风格 。 ”
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有支7人手语团队:提前拿不到稿子,需临场发挥
文章图片
工作中的顾忠
萧亮是团队里最年轻的手语翻译 , 今年刚加入上海市残联手语翻译团队 。 3月7日 , 她第一次出现在疫情发布会现场 , 为全市的听障朋友服务 。 萧亮告诉采访人员 , 她的策略是 , 如果第一次碰到没有解释的陌生词汇 , 就先按照字面意思翻译 , 结束后讨论查询该词汇的意思 , 第二次再碰到时 , 再附带解释词汇的意思 。
“刚开始确实会有一点紧张 , 真正开始翻译后也还好 , 毕竟基本功在那里 。 ”萧亮坦言 , 有时确实可能会听不清发言人说的内容 , 就会比较紧张 , 但前辈告诉她 , 首先要消除紧张情绪 , 耐心、冷静地听完发言人之后说了什么 , 再把信息适时补充进去 。
萧亮以往参加的翻译活动人数最多也就30人 , 小型课程培训翻译人数只有十几人 , 即便有听不懂的情况 , 也可以专门对少数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 , 兼顾所有人的理解 。 但发布会是个例外 。 观众可能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 , 所使用的打法不尽相同 , 为此 , 萧亮往往采用能够同时兼顾不同人群的手势 , 有时会把多种打法都打一遍 , 为的就是让尽可能多的听障人士看得懂 。
萧亮举了个例子 , 比如“影响”一词 , 在年轻人中只有一种打法 , 但在老年人中 , 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的影响 , 两者的打法并不相同 , 不同打法直接导致意思的差异 。 “在这些词的选择上 , 就要根据情况选择 , 更加慎重一些 , 照顾老年人群体 。 ”
手语翻译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 为了做好准备 , 萧亮会看以往的发布会 , 仔细研究翻译前辈如何打出一些专业词汇 , 遇到不懂的也会和他们交流 。 陈伊佳也告诉采访人员 , 每次发布会结束 , 她都会和同事回看录像 , 平时生活中也会特别留意时政、社会、娱乐、体育、经济等各方面的话题和词汇 , 不断学习、及时掌握 。
暖心变化 , 手语画面扩大到三分之一
截至2021年底 , 上海持证听障残疾人有8万多名 。 上海通过配备手语翻译、推送防疫知识手语视频等方法 , 帮助听障人士更加了解和懂得新冠的相关防控方法 。
2020年2月起 , 上海听障观众点击手机客户端 , 能从直播中看到占屏幕约三分之一的手语翻译画面 , 而以往 , 手语翻译框只是在屏幕一角 。 陈伊佳告诉采访人员 , 不少上海的听障人士和她反馈 , 这看似小小的变化 , 体现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温度 , 他们都感到很骄傲 。
团队成员之一、从事手语翻译工作20多年的葛玉红认为 , 手语在表达的时候 , 表情非常重要 , 但由于疫情原因 , 需要戴口罩 , 在翻译的时候 , 就更要结合眼神 , 手势动作的力度 , 甚至体态来表情达意 。 为了尽可能翻译得通俗易懂 , 正常情况下还需要口型配合 。 显然 , 大屏幕有助于实现更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