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手机|全球电子产业陷入混战,但没有“变局”( 二 )


根据统计显示 , 2020年 , 德州仪器是前十大中唯一一家营收下滑的企业 。 其中第一季度营收为33.29亿美元 , 同比下降7%;净利润为11.74亿美元 , 同比下降4%;运营净利润为11.74亿美元 , 同比下滑10% 。
至于德州仪器下滑的原因 , 2012年 , 原本在手机CPU性能上不输高通的德州仪器因为某些组件生产问题 , 决定暂时退出手机市场 。 不料这一退场却成了日后怎么努力都难以弥补的缺憾 , 据悉 , 因为终端市场疲软 , 德州仪器两大核心业务一年之内下滑8%与19% 。
德州仪器的兴衰似乎正在向整个电子信息制造领域传达一个鲜明的逻辑:终端消费产品在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能在关键时刻被瞬间放大 , 特别是在半导体方面 , 包括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 以我国与韩国两大终端产品制造国为例 , 两国庞大的手机业务不得不对本国这一领域发起迅猛而激烈的挑战 。
诚然 , 韩国与日本的半导体材料之争旷日持久 。 2019年7月 , 日本就半导体三大原材料对韩国出口进行管制 , 导致全韩国在惊恐之余只能推出半导体“去日化”措施 , 还计划投入4500亿美元来降低对日依赖性 。
但两年时间过去 , 韩国的“去日化”行动并没有太突出的效果 , 反而有加剧的趋势 。 据悉 , 2021年1~5月期间南韩从日本进口的半导体设备金额达29亿美元 , 较去年同期暴增55%;包含半导体材料进口额也增长12% 。
2021年1~5月期间南韩对日本的贸易逆差额较2020年同期大增34%至100亿美元;和2020年同月相比、韩国对日本贸易逆差额连续13个月呈现扩大 。 韩国半导体原材料对日本的依赖达到了80-90% , EUV光刻胶更是被日本厂商占了90%的市场 。
即使要剥离日本 , 以韩国的电子制造产业规模来看 , 自主研发的速度与产量恐怕在短时间内难以一蹴而就 , 只能扩大其他海外市场 , 例如韩国光刻胶对日本依赖度下降到50%的同时 , 从比利时进口的光刻胶立刻增加了10倍 。
而我国的软肋更无须赘述 , 首当其冲的便是电子信息制造规模与半导体技术之间不对等的冲突矛盾 , 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营收达到12.1万亿元 , 同比增长8.3% , 全年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 , 高出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9个百分点 。
但根据SIA的数据 , 中国本土芯片行业规模相对较小 , 仅占全球半导体总销售额的7.6% 。 特别是高端领域 , 仅在2020年我国就进口了1752.39亿元的半导体制造设备 , 2020年出口集成电路8056.26亿元 , 而进口24207.34亿元 , 贸易逆差高达16151.08亿元 。
【红米手机|全球电子产业陷入混战,但没有“变局”】时至今日 , 任何一个电子信息制造强国的外部都有强敌环伺 , 我国在边缘的半导体领域更不能有丝毫懈怠 。 所以2020年 , 国内新成立的半导体企业就超过2.28万家 , 较2019年增长195%;2020年有40家半导体公司在科创板上上市 , 这些企业在IPO期间总共筹集了256亿美元 。
风雨如晦 , 鸡鸣不已 , 但也只能冒雨奔袭 。
后起之秀试图“弯道超车”
随着全球线上办公、会议、教育的热度经久不散 , 电子信息制造行业也要跟着马不停蹄 , 或许这个市场上强者之间的战争永不停歇 , 越是激烈的背景下 , 就越没有最终的赢家 。 这两年 , 各国的处境不容细究 。
例如美国 , 2020年美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下降4.24% , 市场占有率排位由2019年的第三位下滑至第五位 , 国际竞争力综合得分100.59 , 较2019年下降0.06 。 韩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得分在2020年为102.45 , 出口增长5.94% , 但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只有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