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为什么又叫龙抬头节 龙抬头是几月几号

二月二习俗,二月二称为龙头节,以各种与龙有关的民俗活动来祈求平安和丰收便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龙抬头也被称为春耕节、农活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是指二十八宿里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一到仲春卯月之初,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先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名“龙抬头” 。传说龙能行云布雨、免灾降福,代表吉祥 。从古至今,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庆贺,以表敬龙降福、顺顺当当、五谷丰登 。
二月初二为何也叫龙抬头节
阴历二月初二,往往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相关 。故时大家将黄道附近星象划分成二十八组,表明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部位,别名“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察的参考 。“二十八宿”依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成四大组,造成“四象” 。

二月初二为什么又叫龙抬头节 龙抬头是几月几号

文章插图
龙抬头节产生于何时
据考证,早在唐朝,阴历二月初二就已具有了令节的特性 。这一天,大家相邀搭伴,至野外踏青,此谓“迎富”;顺带再挖些野菜,带回去抢鲜儿,称为“挑菜” 。到宋朝,二月二慢慢演变成正规的令节,称为挑菜节、踏青节 。这在当时的一些诗词和文献里都有体现和记述,如,宋朝张耒就题有《二月二日挑菜节,暴雨不能出》一诗,宋代陈元靓所撰《岁时广记》引《壶中赘录》亦云:“蜀中风俗,旧以二月二为踏青节 。”
【二月初二为什么又叫龙抬头节 龙抬头是几月几号】元末熊梦祥撰写的《析津志》一书在叙述京畿地区的风俗时提及:“二月二日,此谓龙抬头 。五更时,每家以石灰于井畔周围糁引白道直穿家里屋内,男人妇女无需打扫,恐惊了龙眼睛 。” 目前为止,这是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记录“二月二,龙抬头”的文字材料,依据这条材料,能够判断,龙抬头节产生于元朝 。
龙抬头节日习俗是什么
1龙抬头节祭龙
在过去,龙抬头节是祭拜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大家都需到龙神殿或水畔焚香上供祭拜龙神,祈祷龙神兴云化雨,庇佑一年五谷丰登 。但是,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南方,大家也把二月初二做为“土地公生辰”,举办社祭,祭拜土地神 。
2龙抬头节撒灰
这一节俗,古已有之,直到今天,许多农村地域依然时兴 。撒灰常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 。具体方法,各地不同,大概为:将灰撒在门口,此谓“拦门辟灾”;将灰撒在墙脚,旨在“辟除百虫”;将灰撒在院里,作大小不等的圆形,并象征性地摆放一些五谷杂粮,称作“围仓”或“打灰囤”,以祝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