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虚拟人直播带货一夜爆红,品牌方因何买单?( 三 )


但并非所有甲方都会果断下单 。
魔珐科技联合创始人谭宏冰介绍说 , 他们与MCN机构接触的方式 , 经常是由对方要求他们提供一个通用的角色播几场 , 感受一下直播的效果 , 之后再考虑如何根据自身需求定制自己的虚拟主播 。
据谭宏冰介绍 , 带货用的虚拟主播 , MCN机构最为看重的几个指标依次是ROI、互动情况、观众观看时长、转化效果(GMV) 。
在魔珐科技的测试中 , 虚拟人对于直播数据 , 特别是“观众互动数”和“观众观看时长”这两个数据有着3到4倍的促增长效果 。
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 , 虚拟人除了可以提供不一样的形象之外 , 还提供了多样化、特效式的互动功能 , 比如直播场景里的表演技能 , 变大变小 , 跳到桌子上 , 和观众玩游戏 。
但谭宏冰也强调 , 一场直播的GMV是和货品本身因素相关的 , 因此 , 是否有虚拟人 , 对于GMV的提升则并不是特别明显 。
成本和收益 , 自然成为虚拟主播进军直播间的成败关键 。
“收费方式往往取决于甲乙双方的合作方式 , 围绕虚拟主播存在大量可定制选项和服务套餐内容 , 模型的精细程度也有高低之分 , 价差巨大 。 ”一位虚拟人公司商务负责人说道 。
据雪爪科技介绍 , 刨除额外的套餐或自定义选项 , 使用公版形象 , 其无人驱动型智能直播间按年收费 , 约数万元 , 且包含整套傻瓜式上播服务 。
“目前行业内的真人动捕直播间方面 , 根据甲方需求 , 一次的上播费用就可能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 。 一些使用高精细模型成本的场合甚至可能会高达百万 , 支出主要用在动捕设备的投入和场务人员等 。 ”在雪爪科技看来 , 相比于无人值守的智能AI主播 , 真人动捕直播对于中小型卖家依然负担较大 , 甲方多为品牌方和KA用户 。
云舶科技旗下的“小K直播姬”主要用于和真人主播搭档直播 , 小K直播姬参与直播所得到的打赏 , 云舶科技也要按一定比例抽成 。 据了解 , 春节期间数百位主播使用小K直播姬在B站等平台上开播了1000多场虚拟轰趴馆、虚拟演唱会 。
而美到家的虚拟人服务主要面向医美、配眼镜、发型搭配、珠宝试戴等8类行业销售场景 。 他们的虚拟人主要卖给平台方与品牌方 , 收益来自于研发费用、使用费用和调用费用等 。
MCN和小商家 , 对虚拟人的成本和效能更加的敏感 。
2020年 , 桂桂在一家江西的大型MCN机构负责虚拟人直播项目 。 据她透露 , 当时使用绿幕抠像技术和真人扮演的卡通类虚拟主播上播 , 一次上播费用少则千元 , 多则万余元 , 还不包括其他工作人员的成本 。 但得到的虚拟人直播效果显得“不自然” 。 经过衡量后公司就没有继续采用 。
如今桂桂离职创办了一家小型MCN机构 , 她告诉亿邦 , 在她四周的MCN同行里几乎还没有在用虚拟人进行直播的 。 “会热衷于做虚拟人的 , 通常是打算接广告单或者品牌自播的店铺 , 特别是产品或者品牌和虚拟卡通形象天生契合的 。 ”
桂桂告诉亿邦 , 如果现在要考虑采取虚拟人直播的话 , 希望使用费用“至少也要和真人成本相当 , 大约一月1万~2万元” 。
虚拟人能代替真人吗?
外界普遍对虚拟人有更高的期待 。 但现实问题也依然存在 。
比如 , 目前虚拟人技术与应用场景的结合依然存在局限 , 尤其是与真实物品的交互 。 因此 , 虚拟人“灵魂”的注入往往需要通过绿幕、面部捕捉等技术 , 实现真人与虚拟形象的动态同步 , 又被称为“套皮主播” 。
魔珐科技在为MCN提供直播虚拟人时发现 , 虚拟主播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人 , 但仍无法完全取代人 。 谭宏冰提到 , 在直播中会有大量的虚拟人与商品等物品互动的场景 。 如何让虚拟人身临其境一般地拿取、放下和操作产品就成了问题 。 而他们也将运用自研技术来解决此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