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千元平头塞的究极形态:斯马巴特ST20聆听体验( 二 )



8芯镀银混编线的细节展示 , 总体做工较为出色 , 质地很软 , 就是不知道银色外壳的插头会不会氧化 , 用时间才能够证明一切 。

再高大上的包装 , 再吸睛的颜值 , 最终还是要声音说话的 , 接下来我重点说说声音 。 默认黑色海绵套 。 这款塞子的阻抗只有50欧 , 灵敏度也过百了 , 算是个比较容易驱动的塞子 , 随便弄个小尾巴(我用的是audirect B3P)就能轻松出好声了 , 在红衣太上皇上的表现则更好 。 由于风格走向相同 , 以下声音描述不分前端 , 尽量简明扼要的描述 。
整体音色方面 , st20是中性略偏暖的 , 但并不是厚暖厚暖的那种 , 如果说zeva东皇是厚暖型 , 那么st20的厚度和暖度只有它的一半左右 。 低频动态强大 , 声音松弛鲜活 , 密度扎实不虚发 , 亮度和通透度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 这便是它留给我的初步印象 。
一讲到暖厚型 , 大家可能都觉得偏中下盘 , 高频亮度不足 , 甚至会闷糊 , 刚才我提到过st20其实在这方面是去做了极力克制的 , 所以这些问题都已经得到规避 , 不会出现偏门到离谱的程度 。 其中st20的低频是带给我很大惊喜的地方 , 量感和宽松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 凝聚不散和澎湃的动态演绎应该说是平头塞里十分稀有的特点 , 甚至不需要苛刻的前端驱动力 , 就能轻易表达出来 , 所以大体上来说st20的氛围烘托、渲染力是有的 , 但给得不浮夸 , 它借助一定量的厚度和比较澎湃的混响 , 流行乐这块的表达会显得很耐听 , 很好听 。
st20的中频方面特别是我比较在意的人声距离感 , 是我喜欢的“紧贴”型风格 , 但是在偏向性上 , 我认为音频工程师是选择了一个中立的态度 , 听女声不会很妖 , 听男声也不会很阳刚 , 在人声线条轮廓的刻画是比较清晰的 , 只是在细节打磨上稍稍有点过于柔化 , 比如玉置浩二或者赵鹏的作品 , 人声的颗粒感给得不多 , 我觉得这一点上无好坏之分 , 只有偏好使然 , 大家自己做出判断即可 。

高频是我比较意外 , 也是有惊喜的地方 。 我在之前讲到过 , st20的声音不会十分的厚暖 , 带来的好处自然是更凸出的通透感和高频细节以及亮度 , 所以st20的高频部分绝不算暗淡 , 并且它把极高频段部分做了柔化的处理 , 这倒是一种不刺激 , 但十分耐听的感受了 。
写到这里我基本觉得它是一个走流行风向的平头塞 , 而且还不是那种渲染过于离谱的调音风格走向 , 所以对于音乐风格的普适性并不差 , 特别是声场!st20的声场谈不上优秀 , 但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基本够了的 , 可能是由于平头塞天生“漏音”的关系 , 不会像入耳塞那种所有所有的声音元素冲入你的大脑 , 我用它听大编制的时候反而会觉得很轻松 。 另外这条塞子的分离度没有任何问题 , 高中低频各司其职 , 不会去抢别人家的位置 , 也许是综合上述因素 , 听一些现场演绎之类的曲子 , 无论定位还是细节都很到位 。 如果你是纯粹的古典党 , 可以忽略我这段描述 , 你想要的具象化般的空间感 , st20还是达不到的 。

回到文章标题 , 我把st20定义为千元平头塞的究极形态 , 这或许有我自己主观的考量 , 比如声学腔体和外观的创新 , 以及调音风格最终导致的声音价值的体现 , 当然还有官方宣布停止开发平头塞的消息 。 其实根据我的道听途说 , 目前已经不止斯马巴特一家准备转型了 , 究其原因无论是受众群体大小 , 还是平头塞的上限 , 亦或是公司在战略上的格局调整 , 斯马巴特经过多年专注于平头塞的技术沉淀 , 相信其在其他领域同样会带给我们优秀的产品 , 而对于st20本身 , 虽然定位于次旗舰 , 依然是个同价位里十分“扛揍”的存在 , 买来绝不后悔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