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中国古代丞相和宰相的区别在于什么?

丞相,中国古代官名 。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
宰相指的是一种制度,
丞相是真正的官名 。
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 。“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 。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
区别: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 。
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

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中国古代丞相和宰相的区别在于什么?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丞相和宰相的区别在于什么?
首先丞相是个泛称,先秦时分别出现过宰和相,如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的周公则是太宰 。宰相联称是直到《韩非子》才首次出现的 。从宰相的职能“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靠是非”也就是作为行政首脑这点来看,之后历朝历代宰相的官名都是不同的,真正设置过宰相这个官职的只有辽朝,丞相是宰相的一种 。
有趣的是,从汉朝开始,历朝历代真·宰相的演变过程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并且在不断循环:皇帝分一部分权力给宰相→宰相权力过大→皇帝培养身边的人(内廷)→内廷逐渐壮大成为新的朝宰相→皇帝继续植新的内廷来制衡(宋元例外)
汉朝
真宰相: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制衡:皇帝培养内廷尚书替自己草拟政令,职权逐渐膨胀 。在汉武帝死后,汉昭帝继位,霍光成为顾命大臣,同时掌控外朝内廷,名衔里加了领尚书事,之后汉朝的宰相只有带这个名衔才是真宰相 。
西汉时,尚书批复的文书需要送到外朝宰相那里,到了东汉为了提高效率,批复后的文书可以直接执行,“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直接指挥外廷事务 。
魏晋南北朝
真宰相:尚书台完全转化为外朝宰相机构,此时三公和东汉一样是名义宰相 。
制衡:皇帝身边新的秘书机构中书省、门下省逐渐发展起来,南北朝时出现了三省 。
唐朝
真宰相:三省制正式确立,三省长官变成了真宰相(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其实尚书省长官本来是尚书令,但因为李世民担任过这个职务,之后就很少任命 。
【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中国古代丞相和宰相的区别在于什么?】制衡:唐朝前期皇帝会给看中的官员加额外的名衔,如知政事、知机务等,统称为知政事官,比如魏征正式的官职是秘书监,但名衔上带着参知机务,所以能参加政事堂会议 。之后这个职务逐渐固定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唐朝后期枢密院崛起,由宦官担任枢密使负责内外沟通,传达政令 。
宋朝到元朝
真宰相:采取二府制,打断了五代时枢密院达到巅峰一家独大的格局,回归一部分权力到中书门下(原来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正宰相,参知政事(也是中书门下省)枢密使则是副宰相 。
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中国古代丞相和宰相的区别在于什么?

文章插图



唐朝的三省是中书省典诏命→门下省审署下达→付尚书省执行,按决策和执行分工,一个部门拟定的政令可能被另一个部门驳回,通过彼此制衡来避免权力全部集中在一个部门手中 。
而宋朝按照事情分工,中书门下管行政,枢密院管军政,三司管财政,御史台管监察,所有决策,拍板,执行都是一个部门负责到底,且君权加强,宰相们讨论政事都是在御前会议,皇帝也在场,所有部门都直接向皇帝负责 。所以宋朝几乎没有内朝问题,也就没有出现制衡的机构
元代皇帝觉得宰相是家臣,不怎么提防,所以宰相机构只有中书省 。明的话大家应该很熟,朱元璋干掉了胡惟庸之后,废除丞相职位,啥事都自己来,但是后世子孙没他那么好的精力和能力,所以又一次的,皇帝身边的内阁崛起,内阁首辅逐渐成为真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