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达达,不能只做京东的达达( 二 )


此外 , 京东到家扩大了整合营销活动的覆盖范围 , 也很好地促进了平台业务的增长 。 2021年12月初 , 京东到家联合卜蜂、永旺等约20个区域的领先商家 , 举办了首次“百城万店”嘉年华活动 。 不仅如此 , 冬奥会前夕 , 京东到家还联手宝洁、可口可乐、士力架、伊利4大品牌开展了首个“超级联盟”活动 , 而在这些活动期间 , 平台GMV均同比增长超过200% 。
达达京东双向“奔赴”
其实 , 不光京东到家 , 京东集团与达达集团的合作一直在持续推进 。 前不久京东集团宣布将完成对达达集团的股份增持 , 这意味着京东集团与达达集团在业务上的联系会越发紧密 。
而京东集团的增持 , 就是看中了达达集团的全链路战略价值 。 达达集团基于自研海博系统、沧海系统和智慧物流系统 , 为入驻商家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仓拣配”全链路即时履约解决方案 。 在“仓拣配”全链路配套支持下 , 达达快送搭建末端骑士运力网络、无人配送车按时将商品配送至目的地后 , 再由达达骑手完成最后100米的上门、上楼配送服务 , 使京东到家的运力得到了全面高效的发挥 。
比如“小时购”就将京东到家、七鲜等线下履约场景整合入京东主站流量入口 , 由达达快送承担配送任务 。 据悉 , “小时购”交易额保持同比翻倍增长 , 截至2021年底 , 已有超过70%的京东到家在线门店在小时购上线 。 除夕当天 , “小时购”最快订单 , 从消费者下单到签收仅用时9分钟 。
对京东集团而言 , 增持达达集团有利于进一步丰富零售渠道的多元化 。 全渠道战略是京东集团未来三大战略之一 , 而京东集团的全渠道业务虽然已经覆盖到专卖店、商超、便利、汽车、生鲜、鲜花、医药等多种线下业态和品类 , 链接了数百万家线下门店 , 但其线下零售模式的全渠道渗透率依旧非常低 , 而京东集团与达达集团深度绑定 , 就是在优化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服务 , 打造即时消费的新增长空间 。
对达达集团来说 , 与京东集团合作能让其扩大业务 , 更好地应对行业竞争 。 无论是从营收、盈利、和市占率 , 还是从订单密度、配送单价、活跃用户数等方面来看 , 达达集团在即时配送和本地生活领域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
更何况同赛道的玩家 , 如美团、饿了么、顺丰等都是“带资进组” , 有着强大的资金支持 , 而达达集团如果能背靠京东 , 有京东集团为其提供资金、流量和订单量的支持 , 也许会使其在竞争中多一些赢的机会 。
隐忧犹存
其实 , 从与京东集团的深入合作不难看出 , 达达集团的规模正在高速扩张 。 只不过 , 在其向前奔跑的途中 , 也难免会遇到一些坎坷 。
比如 , 高额运营成本让达达集团的连年亏损已经成为常态 。 财报显示 , 达达集团2021财年净亏损为21.029亿元 , 相比于2020财年的11.680亿元 , 达达集团的净亏损又进一步扩大了 。 而这主要是达达集团的经营费用又进一步增长 , 总成本和费用合计96亿元 , 其中营销和销售费用增幅明显 , 分别为51.39亿元和34.28亿元 , 同比增长约4.18亿元和15.79亿元 。
再者 , 激烈的行业竞争让即时配送市场陷入了内卷 。 由于即时配送行业进入门槛低 , 京东、饿了么、顺丰等头部企业早已占据了市场 , 点我达、闪送等中小创业公司也虎视眈眈 , 这将会给在本地即时配送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达达集团带来一定的冲击 。
而且 , 在同城即时配送的需求场景中 , 餐饮外卖的占比最高 , 因此达达集团的日订单量还与美团等外卖平台无法相提并论 。 更何况即时配送人力成本较高、消费者对价格十分敏感、对服务和时效的要求也很高 , 达达集团在拼服务、拼价格、拼速度的内卷之战中并没有太多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