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的基本形式,元杂剧的通用体例?

杂剧、散曲两种体裁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 。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 。
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 。元杂剧是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 。

元杂剧的基本形式,元杂剧的通用体例?

文章插图
元杂剧的通用体例?
元杂剧的具体唱法已经失传,从金代开始的这种杂剧,其体制可以概括了个部分:
【元杂剧的基本形式,元杂剧的通用体例?】1、四折一楔子的基本结构 。
折、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幕,场”,在音乐上用同一宫调的一个完整套取,一折即一个剧情段落,大致暗含了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段落 。
2、以唱为主,说白只起到次要作用,一角主唱的演唱形式 。
一角主唱即一个剧本由一个主要角色从头唱到尾 。
3、曲、白、科和题目正名组成的剧本形式 。
元杂剧以“曲”为主,主要用于抒情、叙述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也起渲染气氛、描写景物的作用 。固元杂剧有“元曲”之称 。
4、元杂剧的角色分为末、旦、净、外、杂五个大类 。
5、从音乐角度,元杂剧的曲调与词及诸宫调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
曲的最基本单位为单支曲,这些单支曲的曲调又按照各自的音乐特点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宫调 。元杂剧在这方面值得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