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名词解释,三纲五常名词解释自考?

理先于气,这里理就是天理,其实我们理解上可以把它归入道这一类飘渺的存在的 。而气可以感受到,比如说空气,是实在的 。因而理就可以理解为是意识,而气则是物质的 。意识决定物质,因而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理'和“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两个基本概念 。“气”是指构成客观世界的极细小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 。“理”在程朱理学中是指以儒家学说(实际上这里的儒家学说已几经改造,同孔子时已不大一样了)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如“三纲五常”和体现这种伦理道德的封建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之类 。我们知道,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先有物质的东西,然后才有精神的东西,即“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但朱熹则相反,他认为先有“理”即先有三纲五常之类,然后才有世界万物,这就是他所说的“理在气先” 。《朱子语类》卷九五便有这样的话:“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这句话可以说朱熹自己对“理在气先”含义的最好注释

三纲五常名词解释,三纲五常名词解释自考?

文章插图
【三纲五常名词解释,三纲五常名词解释自考?】三纲五常名词解释自考?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