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师弟,逍遥子《自然经》


黄帝的师弟,逍遥子《自然经》

文章插图
自然经(广成子授予黄帝)
至道之情,杳杳冥冥 。
无视无听,抱神心以静 。
【黄帝的师弟,逍遥子《自然经》】形将自正,心净心清 。
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 。
慎内闭外,多知为败 。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尝衰 。得吾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士 。
予将去汝,入无穷之间,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 。
自然之道常清,阴阳之道常静,为人之道常经,名曰:自然经 。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民欲得道,必修道德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故天地之玄奥,尽在自然之造化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阳机也;圣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阴机也 。
合此阴阳玄机,方明道理 。
民至朴,我无为,超凡之入圣,返本之还元,必化身于自然 。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
故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知而会用,大道成 。
以此,天地与吾一体,万物与我同化,自然与我同在,何也?
全心全意为自然服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
须知得之于自然,还之于自然,是谓道要 。
以我之精合于自然之精,我之炁合于自然之炁,我之神合于自然之神,穷理、尽性、了命,功成圆满,直证太上无极自然之圣境 。
至此方明天地万有之根源,宇宙运化之玄机,众生显隐之真相 。
壮哉,生我养我育我的大自然!
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阴阳合其道,四时合其序,万物合其自然,法到乾坤开,功到自然成 。
故太上无极自然圣祖,广开自然之道法,普济群生,以明玄要 。
玉丹、地丹、天丹、玄丹、圣丹,容过去、现在与未来,五丹合一大光明,自然道炁造化真,紫炁中来无极出,笑傲乾坤亿万年 。
学道之子,如能恒久修持,必达重整乾坤、再造宇宙、万化自然、来去自由 。
注:广成子传为黄帝时人,居崆峒山石室中,千二百岁不尝衰老 。其传说首见于《庄子 · 在宥》,其后之《神仙传》《广黄帝本行记》《仙苑编珠》《三洞群仙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和《消摇墟经》等均有所载 。《庄子 · 在宥》云:黄帝“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 。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 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 。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 。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哉?’”于是黄帝闲居三月,不问政事,然后再见广成子,问以修身之道 。广成子告以“至道”,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 。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 。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 。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年矣,吾形未常衰 。”接着,广成子对“至道” 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 。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 。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 。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 。……人其尽 死,而我独存乎!”①其实,这是庄子借广成子之口,发挥自己对“至道之精”和“修身”的见解 。
后出之书又有广成子向黄帝授书、授药的故事 。葛洪谓黄帝“过崆峒,从广成子受 《自然之经》”②又称:“昔圆丘多大蛇,又生好药,黄帝将登焉,广成子教之佩雄黄,而众蛇皆去 。”③《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则称广成子“一号力默子,作《道成经》七十 卷”,“授帝《阴阳经》” 。④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又把广成子说成是老子或其化身,将黄帝置于老子弟子之列 。
他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称:“黄帝时,老君为广成子,为帝说《道德经》及五茄之法 。”⑤又谓,“黄帝时,老君号广成子,居崆峒山,黄帝诣而师之,为说《道戒经》,教以理身之道,黄帝修之,白日升天 。”⑥传说中广成子隐居修道之地在崆峒山(在今河南临汝),“即黄帝访道地,广成子所隐也 。其颠洞穴如盎,将有大风雨,则白犬自穴出,田夫以为候 。亦名山曰玉犬峰 。”⑦但广成子升仙之所,则未见诸文字 。
一、区别:
(1)含义上的区别: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 。其中,有的以自有土地经营,有的以租入土地经营,亦有两者兼之 。
2、自然经济是传统社会封建经济形态下主要的经济形式,它与商品经济既相互结合又相互排斥,不能说自然经济就是没有商品交换的 。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 。
(2)特性上的区别:
1、小农经济的特性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2、自然经济特性是以家庭(其他时期也包括氏族公社、封建庄园等)为主要基本生产单位,生产规模相当小;大多数情况下产品的原料采集、生产乃至消费都是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自然经济中农业生产同家庭手工业制造相结合,即农产品以及一部分手工业品都是自主生产并使用的 。
(3)产生条件上的区别:
1、小农经济是在铁制农具、牛耕技术的出现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之后的产物,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
2、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即为满足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 。
(4)时间上的区别:
1、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普及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之后 。
2、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因为那时生产力极其低下,生产规模十分狭小,商品经济还没有产生 。
二、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的联系:
1、小农经济相当于自然经济,因为两者有共同之处,即生产规模小,自给自足,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其实,两个概念是不能等同的,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农业经营规模狭小,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强了与市场的联系 。
扩展资料
自然经济的生产单位单一化与对市场的依赖性非常小,导致以雇佣劳力为基础、从事资本积累发展的商品经济与以倾销本国商品为主的殖民经济缺乏广阔的市场需求与劳动力,使得中国自然经济对商品经济具有天生的抵抗力 。
这也是鸦片战争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各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在中国取得惊人利润的主要原因 。
但是在封建社会中的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互相制约、互相排斥的 。自然经济由于它的固有特征天然地排斥社会分工,排斥商品经济,从而限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不管自然经济多么强大,商品经济却具有导向性,具有主导作用,它总是通过不断分解自然经济,引导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
资本主义经济(包括殖民经济)发展将导致市场上的供应商品在品种、数量上出现空前的提升 。这种现象将不断促使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因没有足够的竞争力而开始解体,沦为无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雇佣劳动力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然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