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商机下的国际态势


网络时代的数据主权与国家安全
清晰的认识并理解网络时代发展的最新趋势,是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的第一步 。自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以来,信息处理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成功的商业化运用,催生了庞大的全球网络空间;当前,在全球网络空间展开的战略竞争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各方围绕如何有效识别并保障自身在网络空间的主权(权属)所展开的博弈;这一博弈的焦点,是构建指向网络空间关键数据资源的行为准则;其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际体系演变的方向,以及处于从“自发”向“自觉”状态演变的全球网络空间秩序 。
中国网络安全战略的目标,应包括如下方面:首先,建设一个安全的网络空间,促进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其次,在网络安全领域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其三,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新秩序的建设,获得网络空间的行动自由,获取、巩固并扩展对全球网络空间关键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
对中国来说,在认识和理解当前全球网络空间战略博弈新态势时,要先认识到当下正在发生的重要变化,也就是一个“(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这是全球网络空间持续扩散的结果 。网络空间内的数据持续累积,并因为技术等能力的不均衡分布,形成了关键性的数据枢纽/中心 。从来源看,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来源,大致可以分为如下类别:第一类,由用户自主输入和提交的数据 。第二类,由采集器-终端采集的数据 。第三类,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元”数据 。这些数据已经超过了ZB,也就是万亿GB的水平,任何具备有效使用这些数据的行为体,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政治影响力,以及安全能力 。
从状态看,根据EMC等公司的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根据其使用的程度和状态,可以分为三类:活跃数据,即被有效标识和使用的数据 。唤醒数据,即被标识但没有得到有效使用的数据 。沉睡数据,即处于客观存在状态,但既没有被标识也没有得到有效使用的数据 。在EMC公司的《数字宇宙》报告中,占据的比重超过了80%,显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这些数据的使用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
从竞争焦点看,在公司层面,大数据处理相关的能力建设,成为竞争的新焦点,也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的来源 。斯诺登披露棱镜系统监控网络之后,如何平衡公司商业发展与国家安全需求之间的关系,成为目前在数据领域处于领先位置的欧美公司关注的首要问题;推进便携式移动网络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各种类型的采集、分析、结果展示用软硬件的发展,则是公司围绕数据应用展开的全产业链范围的竞争;截止目前,主要的着力点,是终端的推广,以及云端挖掘能力的建设;下一步,则是直接指向数据本身的交易-盈利模式的建设与完善,并进而形成比较复杂的包含数据产生、集聚、存储、交换、使用、结果售卖等节点的数据(生产-产业)链;在此过程中,摩根斯坦利公司2009年《移动互联网》报告中所说的“断点式的跃迁”可能再度出现,并在财富的创造和分配上,再度强势的体现出来 。
【大数据商机下的国际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