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张雪门的基本教育思想,张雪门的课程被称为什么?

学前教育课程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的重要因素 , 是学前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中介 , 它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 , 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 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如王春燕学者所言:“从中国1903年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纵观这百年的发展史可以明显地看出 , 学前课程的发展与变革是贯穿百年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 。”
一、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阶段
1.20世纪30年代以前:从产生到初步中国化 。20世纪初 , 我国的幼儿园开始建立 , 此时的幼儿教育都是照搬国外的模式 , 课程也是完全效仿国外 。1903年至1918年 , 学前教育课程主要是模仿日本的模式 。1904年1月13日 , 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 , 其中对蒙养院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 但其主体内容都是参照日本1899年出台的《幼稚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 , 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不断涌入 , 中国早期的学前教育家如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 , 一方面借鉴西方的思想 , 另一方面又进行本土化探索 , 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 , 并形成了“单元中心制课程”、“行为课程”等课程模式 。1932年10月 , 民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学前教育史上第一个课程标准——《幼稚园课程标准》 , 开启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新时代 , 迎来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改革期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 , 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已经确认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 认定了幼儿园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 , 此时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已经比较广泛 , 而且具体实用 。此外 , 幼儿园课程的中国化与科学化一直都是课程改革的主题 。
2.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学习苏联 , 在探索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 政府在借鉴老解放区幼儿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幼儿教育 。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 这段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全面学习苏联的模式 。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 , 教育部于1952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育纲要》 , 规定了学前教育课程包括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六科 , 并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养活动的具体科目以及各科目的教育纲要 。
20世纪50年代 , 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借鉴了苏联分科教育的经验 , 实行分科教学和分科课程模式 。分科教学自从被引进到我国 , 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 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分科课程模式 , 已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格局 。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遭遇了严重的挫折 。1966年至1976年间 , “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受重创 , 教育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 学前教育也是如此 。学前课程处于无序状态 , 甚至原本的课程体系也遭到严重破坏 , 这是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空白期 。
4.20世纪80年代以来(1976年至今):进一步变革与完善 。经过10年动乱 , 1976年开始 , 我国的教育开始全面恢复 。1976年至1990年间 , 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实现了由沿用“苏式”模式到初步改革阶段的转变 , 尤其是1981年《学前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的颁布 , 更是促成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变革 。80年代 , 国外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理论逐渐被引入中国 , 特别是蒙台梭利、杜威、布鲁纳、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在我国广泛传播 , 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简述张雪门的基本教育思想,张雪门的课程被称为什么?

文章插图
张雪门的课程被称为什么?
【简述张雪门的基本教育思想,张雪门的课程被称为什么?】被称为幼稚园行为课程 , 他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 , 强调通过儿童的实际行为 , 使儿童获得直接经验;同时要求根据儿童的能力、兴趣和需要组织教学 , 主张采取单元设计的方法 , 打破各种学科的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