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哪些,1827年茅盾创作的三篇小说?

茅盾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 。茅盾的这三篇小说,从《春蚕》写蚕丝业萧条所引起的农村破产,到《秋收》写农民在饥饿中的抢粮风潮,到《残冬》写农民在一年生计完全绝望以后,终于自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正好反映出了那个年代旧中国农村变化和农民觉醒的全过程,给我们留下了一幅清楚、生动的历史图画 。

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哪些,1827年茅盾创作的三篇小说?

文章插图
1827年茅盾创作的三篇小说?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


一、农村三部曲


1、《春蚕》


《春蚕》,最初发表于1932年11月《现代》第2卷第1期,写的是清明节后所发生的事情——老通宝在这一个月时间里,经过“大紧张,大决心,大奋斗,同时又是大希望”,好不容易获得了蚕茧大丰收,可是卖茧所得却还“不够偿还买青叶所借的债”,结果气得生了病 。


2、《秋收》


《秋收》,发表于1933年4月、5月的《申报月刊》第2卷第4期、第5期,主要写到 六月底,“春蚕时期的幻想,又在老通宝的头脑里蓬勃发长” 。


他设法赊来豆饼施肥,全家没日没夜地车水灌溉 。又经历了许多紧张和奋斗,到秋天,终于见到稻下垂,又获得了一个好收成,可是结果米价飞跌,又白辛苦了一阵子,又背了一身债 。


3、《残冬》


《残冬》,发表于1933年《文学(上海1933)》第1卷第1期 。写的是老通宝的儿子多多头,他早知道父辈们想靠苦干来改善处境只不过是幻想 。


在那个社会里“规规矩矩做人就活不了命”,他和六宝的哥哥陆福庆等人,在一个夜晚,摸进反动武装保卫团“三甲联合队”的驻地,缴了他们的枪,走上了武装革命斗争的道路 。


二、蚀三部曲


1、《幻灭》


《幻灭》写的是革命前夕的上海和革命高潮中的武汉 。女主人公章静情感脆弱而富于幻想 。她缺乏斗争的勇气;意志软弱 。她对生活容易燃起希望,也容易感到失望 。


章静讨厌上海的喧嚣和“拜金主义化”,在读书和爱情两方面都感到了幻灭 。为革命形势所鼓舞,她到革命中心的武汉 。她换了三次工作,但是每次都“只增加些幻灭的悲哀” 。


章静抱着这种脆弱的感情和幻想,寻求个人心灵的寄托和安慰,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幻灭,这些都反映了革命浪潮冲击下某些知识分子共同的特点和命运 。


2、《动摇》


《动摇》写的是大革命时期武汉附近一个小县城的故事 。作为革命联盟的国民党县党部负责人方罗兰,在革命形势急剧变化的时候,动摇妥协,助长了反革命的气焰 。他知道混入革命内部的胡国光的罪恶而不敢揭露和斗争 。


他害怕人民群众的力量 。当革命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不但束手无策,而且为了个人的安全而决定离开革命 。胡国光是一个“积年的老狐狸”,他利用种种卑污手段混进革命阵营,用伪装的革命面具掩盖自己的投机破坏行为 。


关于革命者李克,用墨不多,但多少勾勒出了他的敏锐果断、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当革命危机已经显露的时候,李克以特派员的身份来到这个县城,是他指出了这个县过去工作的病根 。


是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说服那些被胡国光所欺蒙和煽动了的群众,是他当革命遭受了失败,把革命的武装力量转移到南乡去准备继续战斗 。


正是由于这些斗争生活的反映,由于李克这个人物的出现,《动摇》成为三部曲中低沉气氛最少的一部 。


3、《追求》


《追求》其中所写的人物,在革命高潮期间都曾有过一度的昂奋,当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时候,他们既不肯与反动派同流合污,但又囿于阶级的局限,认不清自己的正确道路,故虽各有所追求,而最终都不免于失败 。


张曼青的“教育救国”和王仲昭的“新闻救国”的道路没有走通;章秋柳只能在官能享受的自我麻醉中毁灭着自己,也毁灭着别人 。


【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哪些,1827年茅盾创作的三篇小说?】另一人物史循,则由怀疑、颓废以致求死不得 。“理想与事实不相应合”,是这些人在“追求”失败后得出的共同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