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创业是一种什么机制,科学家可以创办公司吗?

【内部创业是一种什么机制,科学家可以创办公司吗?】一是建立公司会议制度,使公司指令能上传下达,相互协调,围绕企业各项任务统筹执行 。通过月会、周例会、调度会、座谈会、晨夕会等形式,将信息进行有效传递,使大家按计划有条不紊进行,步调一致,方向明确,提高工作效率,使目标完成得到保障 。


二是针对公司全体员工展开“合理化建议”活动,设立意见箱和合理化建议奖 。包含但不限于技术改造、成本控制、行政管理等领域 。从为企业发展到献计献策,树立主人翁精神,获得好的效果 。


三是建立公司内部刊物,每月一期,发至公司各个层面,把公司生产经营动态进行有效汇总,整合公司信息,统一员工思想 。各部门定期更新活动文化墙、报刊,丰富精神生活,同时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 。


四是把每周六定为公司“沟通日” 。公司总经理的门是敞开着的,欢迎各级层员工进来沟通谈话 。无论是意见还是建议一并笑纳,快速做出改进,了解各级层员工的需求动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提高员工满意度,把员工当作合作伙伴而非“打工者”,形成命运共同体,而非单纯利益共同体 。


    五是每月集中给该月生日的员工过“生日会”,公司给每位生日员工发生日蛋糕、聚餐的同时,送上总经理签名的生日卡,使员工感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更能一心一意为公司做贡献,提升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团队凝聚力 。还有定期举办的联欢会、运动会、表彰会、优秀员工干部旅游活动等,使大家干得起劲、玩得开心,觉得自己与公司已密不可分,人企合一,共同成长,把公司当成自己创业、施展才能的大舞台 。

内部创业是一种什么机制,科学家可以创办公司吗?

文章插图
科学家可以创办公司吗?
不宜对科研人员独立创业过度“发难”,同时也应正视风险和挑战,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
不久前笔者在调查采访时发现,对于科研人员该不该开公司、转化技术成果,意见分歧较大,正反双方往往各执一词 。
反对者认为,科研人员长期待在实验室,不了解市场、不会经营,自己开公司势必处处碰壁,还会荒废科研事业、耽误学生培养 。一位企业家举例说,有位教授拿了省级科技奖之后,坚持自己开公司,由于不懂商业那一套,没几年就失败了 。
支持者则认为,科研人员攥着实打实的技术成果,自己开公司能够迅速提升产业竞争力,比一些只会“山寨”的所谓创业者强多了 。他们指出,坐拥丰富的科技资源,加上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科研人员不必受制于人,应该直接把高质量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
仔细想来,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现实中也都有相应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不可否认,就社会分工而言,科研人员和创业者往往是两类人,两者各有专攻、各有专长,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角色切换可能有难度 。正因如此,许多人把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视为成果转化的正途 。
但天生不会,不代表永远不行,不能因为一些科研人员不擅长经营,就完全关上他们创业的大门 。创新允许失败,创业也应如此,如果连创业的大门都不让进,未免过于苛责 。而且,相比合作创业,独立创业的好处显而易见:它不仅能加快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成功率,而且能带给科研人员更丰厚的回报,进而更大地激发和调动其创新积极性 。因此,不宜对科研人员独立创业过度“发难” 。
当然,不可否认,这种尝试的确会面临风险和挑战 。因此,科研人员一旦有了独立创业的念头,必须要客观冷静地评估技术价值,更加重视市场、销售和团队合作 。这就需要科研人员不断学习商业知识和经营本领 。只有取长补短,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技术和市场需求对接,实现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角色转变 。
创新创业一肩挑,除了一些科研人员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社会上的专业机构施以援手 。国外有种方式,当科研人员拥有核心技术后,会找投资人、成立公司,再找“工程师”团队帮助他们将技术转化为产品 。我们不妨借鉴这种“工程师”团队的模式,扶持和培养一批懂工程化技术的专业机构,帮助科研人员加快实现从实验室样品到市场商品的转化过程 。
此外,国家也应进一步细化有关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的相关政策,完善投融资机制和相关评价体系、知识产权保护,让科研人员尽可能少些后顾之忧,多些干劲冲劲 。
对于科研人员而言,也应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最好去做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事情 。对于那些不想创业、潜心学术的科研人员,国家应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确保他们获得稳定而有保障的生活 。有了足够的尊严和体面,他们才能不为身边的名利所惑,潜心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