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养心殿的历史意义,历史讲坛:为什么清朝皇帝爱住养心殿?

故宫博物院里的养心殿 , 坐落于故宫内廷西路 , 建筑布局精致紧凑 , 空间灵活多变 , 是清代八位皇帝处理日常政务、读书学习、居住休息的场所 。
独特的政治意义加上丰富的功能 , 使它成为紫禁城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讲 , 养心殿的整体建筑可以被看作是一件特殊的藏品 , 见证了悠长的岁月变迁 。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区域的历史建筑 , 自2015年起 , 故宫博物院启动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 。
值得一提的是 , 早在新世纪之初 , 党和国家就对故宫的古建修缮工作有着重大决策 , 批准开展“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 , 这是近百年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古建修缮 , 也被誉为“百年大修” 。
为此 , 故宫博物院不仅聘请了相关方面的资深专家组成“故宫修缮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 , 还组建了“故宫修缮工程技术质量顾问组” , 为维修工程的技术问题建言献策 。
国务院更是委托国家文物局审批了由故宫博物院组织制定的《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 , 确定了“整体维修”的具体任务 , 明确了故宫维修所遵循的原则和所使用的技术 。
按照《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 , 故宫修缮工程共持续18年 , 国家每年投入约1亿元人民币的修缮资金 。此次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 , 即属于大修工程的第三期 。期间很多以前未曾注意到的细节浮出水面 , 展现了古代工匠在过往的建造过程中运用的智慧与匠心 。

故宫养心殿的历史意义,历史讲坛:为什么清朝皇帝爱住养心殿?

文章插图
历史讲坛:为什么清朝皇帝爱住养心殿?
养心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 在《明宫史》中能找到养心殿的最早记载 。但其中只描述了殿名、方位和布局 , 却并未谈及功能 , 只知道包含膳房和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值房 , 偶尔还在南边的无梁殿炼仙丹 。但自嘉靖到崇祯 , 并没有哪一位皇帝真正在养心殿久住过 。
到了清康熙年间 , 养心殿也不是皇帝的正寝 , 反而是宫廷造办处所在地 , 也就是一座手工作坊 。画匠、雕刻匠、油漆匠、漆画匠、木匠、金匠、铜匠、裱糊匠等都在此处工作 。
1722年冬天 , 康熙皇帝驾崩 。按照清朝的规矩 , 皇帝宾天 , 梓宫都要在乾清宫奉安一段时间 , 并举行祭奠 。
【故宫养心殿的历史意义,历史讲坛:为什么清朝皇帝爱住养心殿?】而此时的新皇帝雍正在27 天丧期结束后 , 仍居住在养心殿内 , 迟迟不肯搬入正寝乾清宫 。有种说法认为 , 雍正得位不正 , 怕父亲康熙帝灵魂回来 , 所以不敢继续住在乾清宫 。当然 , 这种说法没有历史依据 。
事实上 , 雍正把寝宫搬到养心殿是一种勤政的表现 。对于工作强度远高于明朝时的清朝皇帝来说 , 养心殿的生活的确高效许多 。
养心殿在雍正年间重修 , 作“工”字形建筑 。它位于内廷区南缘西侧 , 北与西六宫相连 , 南侧紧邻御膳房、库房 , 东面隔街就是通往乾清宫的月华门 , 向南出内右门就是横贯紫禁城东西的乾清门外横街 。与前朝、慈宁宫和后来建设的宁寿宫紧密联通 , 来去方便 。
而将乾清宫做正寝时 , 皇帝起居在 1400㎡的大殿中 , 日常活动还要和 10000㎡廊院中的诸多房间发生联系 。
但养心殿的院落布局就十分紧凑 , 这个工字殿总面积 仅620㎡ 。养心殿前殿是一座复杂的起居室 , 后殿则相当于我们现代人住的大两居 。后殿中间是30 多㎡的中厅 , 两侧各有一组60 多㎡带有净房的套间卧室 , 这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 。可以看出来雍正皇帝是一个勤政、务实的皇帝 。
另外 , 雍正入住当时陈设朴素的养心殿 , 也是想为天下人做表率 。养心殿算不上豪华 , 大多数房间的墙面都是用纸裱糊 , 乾隆时期的旨意甚至提到“(养心殿)后殿五间顶槅不必糊蜡花纸 , 糊平常白纸 。”
自雍正居住养心殿后 , 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 , 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 , 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 。
因此 , 从雍正开始一直到溥仪出宫 , 清代共有八位皇帝先后在养心殿内居住、打理朝政 。这里仿若一座历史舞台 , 上演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