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里面有褐色斑点能吃吗,马铃薯黑心病如何防治?

土豆变色的原因其实是淀粉氧化反应过期了跟氧气发生了化学反映 变质了淀粉氧化反应。土豆削皮后很快就会变成褐色,想避免它变色,削皮后就应马上浸在清水里浸泡,最好做到随用随切,切完后马上烹制 。若是煮时出现褐色,在水中滴入几滴食用醋即可使之颜色变淡 。

土豆里面有褐色斑点能吃吗,马铃薯黑心病如何防治?

文章插图
马铃薯黑心病如何防治?
有的马铃薯块茎虽然从外观看上去很好,可在削皮或切开后就会发现有些块茎的薯肉已变黑 。薯肉变黑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一种是从外向中心部呈辐射状变成灰黑色;第二种是中心部变黑;第三种是斑点型变黑,削皮时可发现一个薯块只有一点或几点变黑而其它部位尚好,通常将这3种类型统称为“黑心病” 。
造成这种黑心病主要是由于通风不良、土壤黏重和高温胁迫,薯心内部组织由于供氧不足窒息而渐渐死亡,髓部组织逐渐变成黑褐色 。这说明马铃薯在种植栽培过程中要注意极端温度和排水管理,低温贮藏的马铃薯不能立即移至温度较高的场所,应逐步升高温度 。
除此之外,块茎遭受机械损伤后,黑心病显著增加 。无损伤的对照发病率平均仅为2%,而损伤的块茎发病率为14.9~73.2% 。特别是由于撞击所形成的斑点,会使块茎组织坏死而使薯肉变黑形成黑心病 。
马铃薯贮藏要求的温度范围为1~ 3℃,温度低于1℃,特别是在-1℃时,虽然块茎未发生冻害,但细胞原生质尤其是细胞生物膜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引起细胞代谢紊乱,使一些有毒物质在细胞中积累 。时间过长,引起组织中毒,颜色变黑 。常见的大西洋较其他品种更容易出现黑心病 。
种用马铃薯更应特别注意,切不可从低温冷藏窖直接放到高温处催芽 。(在温度为1~3 ℃,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的窖中,贮藏6个月后移到日平均气温为25~30℃ 的塑料大棚内处理10~15天,大部分块茎心部变黑,发病率平均为92.1% 。)
马铃薯在接近或超过芽眼萌动的温度条件下,幼芽即可利用分解产物,而不会产生坏死现象 。芽眼萌动的块茎生命力旺盛,这样的块茎再置于阴凉的环境下经较长的时间,可使分解产物聚集在块茎内引起生理病害 。因此,如果温度保持在使幼芽微弱发育的水平上,就可避免黑心病的发生 。
……
为了避免黑心病的发生,减少损失,建议在遵循一般种植和贮藏技术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土豆里面有褐色斑点能吃吗,马铃薯黑心病如何防治?】控制适宜的温湿度,经过进窖前愈伤处理后的块茎,进窖后要尽快降温,并长期保持在1~3℃,直至出窖 。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5~90%,块茎堆内,下层保持凉爽和干燥;中层保持温暖和干燥;上层保持温暖而湿润 。为防止上层薯块潮湿发病,应在堆上覆盖一层席子或麻袋等,这样水分就凝结在覆盖物上使薯块保持干燥 。
入窖前严格选择和愈伤处理 。在田间去除晚疫病和环腐病病株,淘汰病薯 。所有健壮的马铃薯在收获后都必须放在温度为12~20℃,空气湿度为80~90%的条件下处理15天,这样使受伤的块茎很快地形成愈伤周皮或皮层 。尽量减少挑选次数,挑选次数越多,损伤越多,发病越重,损耗越大 。
注意通风,在进窖时每4~5平方米在块茎堆内设通气孔(中空,周围通气),目的是使下层块茎通气良好,避免高温缺氧,保持通风空气清新 。
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从收获到入窖都要防止薯块遭受损伤,并尽量减少转运次数 。转运次数越多,机械损伤越重,发病越重损耗也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