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

双曲线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S=b2cot(θ/2) 。双曲线有两种焦点 。焦点的横(纵)座标达到c2=a2 b2 。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S=1/2PF?PF?sinα
=b2sinα/(1-cosα)
=b2cot(α/2)
设∠F?PF?=α
双曲线方程为x2/a2-y2/b2=1
由于P在双曲线上,由界定|PF?-PF?|=2a
在焦点三角形中,由余弦定理得
F?F?2=PF?2 PF?2-2PF?PF?cosα
=|PF?-PF?|2 2PF?PF?-2PF?PF?cosα
(2c)2=(2a)2 2PF?PF?-2PF?PF?cosα
PF?PF?=[(2c)2-(2a)2]/2(1-cosα)
=2b2/(1-cosα)
双曲线焦点三角形特性
1双曲线焦三角形中,非焦端点的断线即为该顶角的内角平分线 。
2双曲线焦三角形中,过非焦端点的切线与双曲线实轴两边点处断线交叉,则以两交点为直径的圆必过两焦点 。
3双曲线焦三角形中,以焦半径为直径的圆必与以双曲线实轴为直径的圆相外切 。
4双曲线焦三角形的内切圆必切长轴于非焦端点同侧的实轴节点 。
5双曲线两焦点到双曲线焦三角形内切圆的断线长为定值a c与a-c 。
6双曲线焦三角形的非焦端点到其中切圆的切线长为定值a-c 。
7双曲线焦三角形中,外点到一焦点的距离与以该焦点为节点的焦半径比例为常数e 。

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

文章插图
拓展
椭圆
(1)焦点弦:A(x1,y1),B(x2,y2),AB为椭圆的焦点弦,M(x,y)为AB中点,则L=2a±2ex
(2)设直线:与椭圆交于P1(x1,y1),P2(x2,y2),且P1P2斜率为K,则|P1P2|=|x1-x2|√(1 K2)或|P1P2|=|y1-y2|√(1 1/K2)
双曲线
(1)焦点弦:A(x1,y1),B(x2,y2),AB为双曲线的焦点弦,M(x,y)为AB中点,则L=-2a±2ex
(2)设直线:与双曲线交于P1(x1,y1),P2(x2,y2),且P1P2斜率为K,则|P1P2|=|x1-x2|√(1 K2)或|P1P2|=|y1-y2|√(1 1/K2){K=(y2-y2)/(x2-x1)}
双曲线
(1)焦点弦:已知抛物线y2=2px,A(x1,y1),B(x2,y2),AB为抛物线的焦点弦,则|AB|=x1 x2 p或|AB|=2p/(sin2H){H为弦AB的倾角}
(2)设直线:与双曲线交于P1(x1,y1),P2(x2,y2),且P1P2斜率为K,则|P1P2|=|x1-x2|√(1 K2)或|P1P2|=|y1-y2|√(1 1/K2){K=(y2-y2)/(x2-x1)}
焦点弦是由2个在同一条直线里的 焦半径构成的 。焦点弦长便是这俩 焦半径长总和 。⑴过椭圆焦点F的直线交椭圆于A、B二点,记q=a^2/c-c,是焦准距,e是离心率 。
令|FE|=m,|ED|=n,则m n=|FD| 。当且仅当,时取|CD|极小值2a 。定律1 (配极理论原则),若点P的极线根据点Q,则点Q的极线也通过点P 。
填补
焦点弦是由2个在同一条直线里的焦半径构成的 。焦半径是由一个焦点引出的射线与椭圆或双曲线交叉形成的 。而由于椭圆或双曲线里的点与焦点间的距离(即焦半径长)能用椭圆或双曲线离心率和该点至对应的准线间的距离来表示(圆锥曲线第二界定) 。
因而,焦半径长能用该点横坐标来表示,与纵轴无关 。这是一个很好的特性 。焦点弦长便是这俩焦半径长总和 。
此外,因为焦点弦通过焦点,其表达式可以由其斜率唯一明确,许多问题能够转化成并对斜率范畴或选值的讨论 。(留意斜率不存在的状况!即垂直在x轴!)
【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