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369是什么意思,历史两晋是指什么意思?

庄子 - 道教代表人物
所属类别 :其他人物相关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 。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

基本信息本名
庄子

别称
庄子、庄周、庄子休

字号
字子休

所处时代
东周战国中期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宋国蒙(今河南省民权)

出生日期
公元前369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286年

主要作品
《庄子》

主要成就
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先秦七子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 。


目录1人物生平
2主要成就
3历史评价
4主要作品
5轶事典故
6人物争议
7艺术形象
8后世影响

人物生平

道教369是什么意思,历史两晋是指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历史两晋是指什么意思?
【道教369是什么意思,历史两晋是指什么意思?】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 。这个时期从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 。可分为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 。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 。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在从魏至隋的三百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