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借冬奥会走红后,这家上海企业却开始“婉拒”上门客户,为何?

机器人借冬奥会走红后,这家上海企业却开始“婉拒”上门客户,为何?
文章图片
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 , 不少机器人产品搭上奥运顺风车走红网络 , 其中不乏上海企业 。 总部位于上海的高仙机器人就因产品频现媒体而意外走红 。 该公司华北大区总监杨锐透露 , 借冬奥东风 , 近期很多客户主动打电话来谈合作 。 考虑到公司发展 , 她甚至“婉拒”了不少上门客户 。 这是为何?
意外走红
故事要从一封感谢信讲起 。 2021年10月 , 高仙机器人收到一封来自国家游泳中心运行团队的感谢信 。 “相约北京”测试赛是冬奥会前“冰立方”最后一次实战检验 。 信中写道:上海高仙为赛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设备 , 在赛事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 在此 , 向贵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
机器人借冬奥会走红后,这家上海企业却开始“婉拒”上门客户,为何?
文章图片
意外走红 。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 , 高仙机器人继续在冰立方、首钢园区等场馆中负责场馆观众区、媒体工作区、工作人员区、运动员区、比赛大厅等各个大面积公共区域的清扫消毒工作 。 这款清洁机器人集空间消毒、洗地吸干、推尘、除菌、降灰于一体 , 将超声波消毒液雾化喷洒系统与湿拖地面清洁功能融合 。 据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 , 它还可以定时工作、自动避障、自动充电、自动换水 , 完全不需要人工操作 。
机器人借冬奥会走红后,这家上海企业却开始“婉拒”上门客户,为何?
文章图片
感谢信 。
特别是 , 不需要预设路径 , 这款机器人的机器视觉和内置算法可以自主学习、自行规划路径 , 在随时避障的情况下清洁每一块地面 。 “它每小时能清洁700—800平方米的地面 , 可以广泛应用于商场、超市、写字楼等场景 , 有效节约人力劳动 。 ”
专注清洁
在冬奥会各场馆 , 这款频频令外国运动员、媒体惊奇的产品也吸引了不少客户的注意 。 “由于在冬奥会的使用 , 近期很多客户主动打电话来谈合作 , 其中不乏巡检、引导等需求 。 ”杨锐说 , “但高仙机器人从创立至今 , 一直专注清洁机器人赛道 。 因此对不少客户需求 , 我们只能无奈拒绝 。 ”
机器人借冬奥会走红后,这家上海企业却开始“婉拒”上门客户,为何?
文章图片
清洁机器人服务冬奥会 。
上海高仙是国内智能清洁领域起步最早、积淀最深的团队 。 高仙创始人兼CEO程昊天认为 , 清洁环卫工作是典型的简单重复性劳动 , 完全可以靠机器和技术来完成 。
2013年 , 程昊天在英国剑桥大学完成硕士学位后 , 回国创办了高仙 , 入局极少有人涉足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市场 。 在他看来 , 清洁机器人产品的技术门槛足够高 , 同时有机会实现尽早落地 , 跑通商业闭环 。
他们很快构建了贯穿市场、研发、制造、销售、服务、质量的全流程体系 , 还建立了自有工厂 , 专注在清洁机器人领域开拓发展 。 2021年 , 上海高仙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目前 , 已为全球逾4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个客户提供超过2亿公里的清洁服务 。
行业“加速器”
不少行业人士认为 , 北京冬奥会是整个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加速器” 。 冬奥会上 , 防疫机器人、炒菜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引导机器人、递送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10多家机器人厂商的产品同台竞技 , 宛如一部现实中的《机器人总动员》 。
机器人借冬奥会走红后,这家上海企业却开始“婉拒”上门客户,为何?】“近几年 , 我国机器人行业已经取得很多技术进步 。 但冬奥会前 , 很多客户对机器人产品持观望态度 。 ”杨锐说 , 冬奥会后 , 不少客户的合作意向更明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