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的生平事迹简介 蔺相如简介资料

蔺相如(生卒年不详),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他最重要的有三个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 。

蔺相如的生平事迹简介 蔺相如简介资料

文章插图
蔺相如(约前329—前259年),今山西柳林孟门人,一说山西古县蔺子坪人 。战国时赵国上卿(宰相),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
蔺相如当初在赵国宦官令(宦官头目)缪贤手下做门客 。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很符合“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 。春秋时期的诸国逐步为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的战国所取代 。赵国赵武灵王在位时,推行胡服骑射,励行改革,军力国力逐步强大 。所谓“胡服骑射”,简单的说:就是“习胡服,求便利”,改变以往赵国军队中宽袖的军装,改进为紧袖短衣军装(后又演变为盔甲装备) 。
赵国所用的“胡服”,因为衣短袖窄,类似于西北戎狄之服,所以被俗称“胡服” 。赵惠文王二年(前297年),赵国灭掉了中山国 。中山国位于当时的燕国与赵国之间(今河北一带),都城是定州 。赵国因此成为当时较为强大的国家,但与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比起来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
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又称卞和玉或荆山玉) 。秦昭王(又称秦昭襄王,秦惠文王的儿子)听说了这件事,便想以得到它为名,索取赵国的河间之地 。河间大约在今在今河北献县、河间、青县、泊头一带 。秦昭王派使者给赵国带来一封信,说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换取赵国这块宝玉 。
【蔺相如的生平事迹简介 蔺相如简介资料】赵惠文王接到秦昭王的信,与文武大臣商议怎么办 。大家纷纷说:如果把宝璧送给了秦国,秦国到时不给赵国城邑怎么办?要是不给宝璧,秦国兵马打过来,又怎么办?建议派一个合适的人出使秦国 。赵惠文王问谁去合适?赵国文武大臣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敢去 。这时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去” 。
“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呢”? 赵惠文王问 。缪贤答道:“臣下曾犯过罪,打算私下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拦阻我,说:‘您怎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呢’?我说:‘我曾随大王在赵燕边境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对我说:愿意和您交为朋友,我因此了解他,所以我想到他那里去’ 。蔺相如却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大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 。
现在您是逃亡赵国而投奔燕国的,燕国害怕赵国,这种情况下燕王怎么会收留您呢?说不定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 。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大王治罪,这样或许侥幸被大王赦免’ 。臣下采纳了他的意见,大王果真就宽赦了我 。所以我私下认为这人(蔺相如)是个勇士,足智多谋,觉得派他出使秦国合适”!
于是赵惠文王就把蔺相如召来,问他有什么办法?蔺相如说:“秦强赵弱,赵国不能不答应它” 。“秦国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秦国用城池换和氏璧,赵国不答应,理亏在赵;赵国给了和氏璧,秦国若不给城邑,理亏在秦 。权衡一下这两种对策,我看赵国可以答应它,让秦国承担道义上的理亏” 。
赵惠文王问:“那派谁为使臣可以呢”?蔺相如想了想说:“大王若无人可派,我愿意带着璧去 。如果城邑归属赵国,就把璧留给秦国;城邑若不归属赵国,我就把璧带回赵国”! 于是,赵惠文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
秦昭王在王宫偏殿召见了蔺相如,蔺相如将和氏璧献出,秦王接到璧很高兴,传给左右姬妾和大臣们观看,根本就不提城池的事儿 。蔺相如看到这样情景,知道秦王压根就没有拿城交换的意思,就走上前对秦王说:“这璧上有小瑕疵,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信以为真,就把璧递给了蔺相如 。
蔺相如接过璧,后退几步,站在柱子边,怒气冲冲地对秦昭王说:“大王想得这块璧,写信给赵王,赵王和群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仗着自己的势力,用空话骗得宝璧,秦国说用城池换璧是假的,不愿把宝璧送给秦国 。我觉得平民百姓的交往尚要讲个信用,何况秦国还是大国,怎么会不守信用呢?
再说为了一块璧玉伤了两国和气,不值得 。赵王为了诚意,专门斋戒了五天,才派我捧着宝璧送来 。如今大王对我很傲慢;得到宝璧后,随随便便左右传看 。我看大王根本就没有拿城交换的意思,所以我才收回宝璧 。
如果大王一定要逼我,那么我的头今天就和宝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蔺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 。秦昭十分惊慌,害怕真把宝璧撞坏,便向他道歉,希望他不要这样做,命人拿来地图,指给蔺相如看,说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割划给赵国 。
蔺相如知道这些不过是秦国骗人的把戏,就说:“和氏璧,是天下稀有的宝贝 。赵王送璧前,特地斋戒了五天 。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正殿堂举行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秦昭王知道不能强夺,只好答应下来 。
蔺相如料定秦昭王是不会信守承诺的 。便让他的随从穿上粗麻衣裳,扮着百姓样子,揣着宝璧,从小路逃回赵国去了 。
五天后,秦昭王在大殿按照礼仪要求接见蔺相如,蔺相如如约而至 。当着秦国大臣的面说:“秦国自秦穆公 。就没有讲过信用,这次我也亲身领教过了 。我怕再次被大王欺骗,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把宝璧送回赵国了 。秦强赵弱,赵国怎么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
大王派一位使臣到赵国,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立马就会把宝璧送来 。我知道我今天得罪了大王,情愿接受下油锅镬烹的惩罚”!秦昭王气得浑身发抖、群臣面面相觑 。有几个卫士要把蔺相如拉下去,秦昭王想了想说:“放了吧,今天就算杀了蔺相如,还是得不到和氏璧,反而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去”!
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没有给秦国和氏璧 。这就是历史典故“完璧归赵”的由来 。蔺相如回到赵国,赵惠文王认为他非常称职,就任命他为上大夫 。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为了集中力量攻击楚国,想和赵国讲和,约赵惠文王在西河(秦国称上郡)渑池(miǎn今属河南三门峡)会面 。
赵惠文王害怕秦国,不想去 。蔺相如、廉颇认为:“大王若不去,就显得赵国懦弱胆怯” 。赵王决定赴会,蔺相如随行 。廉颇把他们送到边境,对赵王说:“大王此行,估计会见和往返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 。如果大王一个月还没回来,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的妄念”!赵惠文王同意了 。
秦昭王与赵惠文王饮酒正兴时,说:“寡人私下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弹瑟一曲听听”!赵惠文王就高兴地弹起瑟来 。秦国的史官上前写道:“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 。蔺相如认为这是对赵国的侮辱,上前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擅长秦乐,请秦王为赵王击缶(fǒu瓦质打击乐器)” 。
秦王非常恼火,没有答应 。蔺相如向前递上瓦缶,跪请秦王敲击 。秦王不肯 。蔺相如说:“五步之内,我情愿把脖颈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左右侍从想杀掉蔺相如,只见蔺相如怒睁双眼大喝一声,侍从吓退了 。秦王很不不高兴,勉强敲了一下 。蔺相如回头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敲缶”!
秦国大臣不甘示弱:“请用赵国的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针锋相对:“请用秦国的咸阳向赵惠文王献福”!秦昭王直到会见结束,始终未占到赵国的便宜 。秦国见赵国早有军事防备,就没有轻举妄动 。这就是典故“渑池之会”的由来 。
渑池会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赵相),地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高兴:“我是赵国大将,攻城掠地、出生入死,屡建功勋 。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个耍嘴皮子的,出身卑微,地位反在我之上,我感到羞耻,若遇到他,必定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说后未做计较,不想与廉颇争个高下 。
此后,蔺相如出门,遇见廉颇蔺,就掉转车子回避 。每此上朝时,常推说有病,不愿与廉颇去争位次先后 。蔺相如的门客觉得窝啷,不少人对蔺相如说:“我们之所以离开家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的高尚道义 。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将军口出恶言,您就害怕躲避,做得太过分了,连普通的人都感到羞耻,况且是身为将相的您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就让我们告辞吧”!
蔺相如坚决挽留、阻止他们:“你们觉得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厉害”?“当然秦王厉害”!相如说:“秦王那么威风,我就敢在他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臣下,虽然我蔺相如愚笨,难道独独会怕廉将军吗?我时常想,强大地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是因为赵国有我们两人在呀,如果我们两虎相斗,必然两败俱伤 。
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安危前面,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很受感动,就脱去上衣,袒露上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 。说:“我一个没有见识、气量狭窄的人,没想到您是如此的宽宏大度啊”!自此两人和好,结成生死与共的朋友 。这就是典故“负荆请罪”的由来 。
前266年,赵惠文王驾崩,赵孝成王即位 。蔺相如拖住病体,辅佐孝成王,前259年,老将军赵奢去世,宰相蔺相如病危,秦军白起与赵军廉颇在长平对阵,双方都不敢乱动 。白起长途作战,自知不能持久,就用反间计,散布谣言,说:“秦军最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其他人都不怕”!赵孝成王信以为真,就让赵括接替了廉颇 。
蔺相如病中听说后,就劝谏道:“大王任用赵括,赵军就危在旦夕了 。赵括只会读兵书,不晓得随机应变 。这一点老将军赵奢以前也曾经说过 。赵国若要不败,必用廉颇啊”!赵王不听 。赵括果然惨败,40万赵军被白起坑杀,赵国几乎灭国,蔺相如得知消息,忧愤去世!赵国幸得蔺相如事前安排,联络齐、楚、燕、韩、魏五国及时出兵相救,赵国总算保住未亡 。
太史公司马迁说:“(蔺)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又说,“能信意彊(强)秦,而屈体廉子,用徇其君,俱重于诸侯” 。刘向说:“赵任蔺相如,秦兵不敢出鄢陵;任唐睢,国独特立”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说:“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 。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蔺)相如抗节不挠,视死如归,卒欺秦王而归璧于赵”!明史学家王世贞说:“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 。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