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思想的不同点(一)道和人的关系《老子·第25章》宣称:“域中有四大 , 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老子的这个观点表明尽管人无法与天、地、道相比 , 却有别于万物 , 具有万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庄子的思想却彰显人与万物的一致性 , 将人等同于物 。人没有任何特殊性 , 与天地万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和地位 。(二)处世哲学方面老子和庄子虽然都推崇道 , 在自然观、天道观方面有其共同点 。然而两人对道延伸出的不同的处世之道却相去甚远 。具体地说 , 老子宣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主张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 。同时老子强调要循着道法自然 , 推崇不争、谦和 。而庄子提倡齐物论 , 在庄子的视界中 , 世间的一切差异都是相对的 。于是 , 无名、无功成为人生在世要修养的内容 。(三)老子与庄子不同的精神渴望 。道家的“道境”就是自由之境 , 老子庄子的道之于无的意识是最高的自由意识 , 将无视为道的根本特征正是出于对自由的追求 。从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 , 有生于无”等思想出发 , 可知道倒可以自由地化生万物 。因此生命与道合一 , 这就是老子庄子所认为的生命最高境界--自由之境 。但老子与庄子对这种境界的理解有些差异 。老子的道是指纯真质朴本性的实现;而庄子的所认为的则是高度的、绝对的自由 。因此老子的生命哲学具有极强的现实性 。而庄子更高地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脱 。
文章插图
老子庄子的思想有何不同?
【老子和庄子思想的异同主要是区别,老子庄子的思想有何不同?】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区别有哪些不同 , 老子庄子思想的不同点
(一)道和人的关系
《老子·第25章》宣称:“域中有四大 , 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老子的这个观点表明尽管人无法与天、地、道相比 , 却有别于万物 , 具有万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庄子的思想却彰显人与万物的一致性 , 将人等同于物 。人没有任何特殊性 , 与天地万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和地位 。
(二)处世哲学方面
老子和庄子虽然都推崇道 , 在自然观、天道观方面有其共同点 。然而两人对道延伸出的不同的处世之道却相去甚远 。具体地说 , 老子宣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主张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 。同时老子强调要循着道法自然 , 推崇不争、谦和 。而庄子提倡齐物论 , 在庄子的视界中 , 世间的一切差异都是相对的 。于是 , 无名、无功成为人生在世要修养的内容 。
(三)老子与庄子不同的精神渴望 。
道家的“道境”就是自由之境 , 老子庄子的道之于无的意识是最高的自由意识 , 将无视为道的根本特征正是出于对自由的追求 。从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 , 有生于无”等思想出发 , 可知道倒可以自由地化生万物 。因此生命与道合一 , 这就是老子庄子所认为的生命最高境界--自由之境 。但老子与庄子对这种境界的理解有些差异 。老子的道是指纯真质朴本性的实现;而庄子的所认为的则是高度的、绝对的自由 。因此老子的生命哲学具有极强的现实性 。而庄子更高地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脱 。
通过对老子庄子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 ,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具有许多相同之处 , 其中“道”是老子庄子哲学的根据和基础 。他们都认为生命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道 。但同时老子与庄子的哲学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差异性 , 所以不能将老子庄子等同起来 。道家的哲学独特而深邃、冷静而超脱 , 对我们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巨大的感召力 。对现代社会的人们都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道家的思想价值和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 。
在整个中国古代哲学史中 , 最具有哲学底蕴的当首推道家哲学 。道家以老庄并称 ,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对道的推崇 , 在学说的许多方面都有一致性 , 因而二人的学说可以互释、互明 。但庄子的思想并不只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延续这样简单 , 他们的思想也存在许多差异 。
一、老子与庄子思想的相同点
(一)“有生于无”是老子与庄子思想的核心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对“天下万物生于有 , 有生于无”这一命题的诠释上 。即万事万物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现象作为一个哲学命题 , “有生于无”这一命题始于老子 , 老子在哲学上把道说成是宇宙的最高本体 。《老子·第42章》云:“道生一 ,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
“道” 是天地万物的法则 。老子主张万物由道而生 , 只有顺其自然才是生存法则 。老子的无为说法实际上是对人类在自然界所处的地位提出的一种质疑 , 是一种对人的行为方式的批判 。
道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万物的总根源 , 是因为道的“无为” 。《老子·第14章》描绘说:“视之不见名曰夷 , 听之不闻名曰希 ,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唆 , 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 , 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 , 是谓恍惚 。迎之不见其首 , 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能知古始 , 是为道纪 。”天下万物生于道 , 也就等于说天下万物生于无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世界万物来源于道 , 也就是“有生于无” 。
到了庄子那里 , “有生于无”仍是其本体论的核心命题 。所不同的是 , 在对宇宙之始的探索中 , 庄子热衷于“有始、无始”的追问 。《庄子·德充符》说:“日夜相代乎前 , 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既然天地之间的事物日夜都在变化 , 人们不能窥见到它们的开始 , 那么 , 对于天地之始这类问题就只好撇开实证沿着逻辑推演的思路来寻找答案了 。庄子在与老子不同的思路下得出了与老子相似的“有生于无”的结论 。但老子的道旨在强调道的无形 , 庄子的道是说“有”都是从没有、存在都是从不存在那里演化来的 。
(二)老子庄子的朴素的自然人性论
道是老子和庄子生命哲学的逻辑前提 , 也是生命追求的最高价值 , 与道融合即是生命最高价值的实现 。在老庄思想中 , 道即是自然 , 生命对道的追求就是对自然的崇尚 。
老子有“道常无名 , 朴” , 朴指浑然未分的自然状态 , 这是道的本真之态 。“知其荣 , 守其辱 , 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 , 常德乃足 , 复归于朴”老子以朴为道之本性即是以真为人性之本 , 人为的一切如道德教化都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破坏 。庄子说:“性者 , 生之质也” , 性是伴随生命与生俱来的 , 是生命的本质 , 因此人性天然是至真至纯的 。道家从这种自然真朴的人性论出发 , 对儒家的仁义礼智的思想进行了激烈批判 。老子说:“大道废 , 有仁义;慧智出 , 有大伪;六亲不和 , 有孝慈;国家昏乱 , 有忠臣” , 指出任意的出现是自然之道被破坏后的产物 。所谓儒家的仁义道德实质是假仁义伪道德 。庄子则指出儒家“以仁义易其性” , “失去其常然也”儒家宣扬的仁义越多 , 对自然人性的破坏性越大 , 离人的自然本性越远 。这一思想“标志着宗法、等级专制制度下个人的觉醒 , 具有重要的意义 。
- 苗床土消毒和定植穴内用药 大棚辣椒――根部病害的处理技术要领
- get方式提交的请求,request里的参数和url里的参数是一模一样的吗?
- 和飞信是什么,和飞信是做什么的?
- 李溪芮和熊梓淇演的电视剧叫什么,林月月是什么电视剧的人物?
- 科兴中维和科兴大连有什么区别?
- 添加QQ好友多长时间怎么查看
- 关于拼接sql 参数和用?绑定参数。
- 芥花油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 我想找一个比较容易上手的cms软件,想和大家咨询一下
- 我想创建一个网站,Joomla和drupal选择那套开源CMS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