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要智能还是续航?或许这并不是单选题( 二 )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 就必须让两枚芯片「混动」起来 。

然而 , 要实现理想中的「双擎混动」效果 , 远比OPPO想象中的困难 。 因为芯片性能存在差异 , 所以每次OPPO Watch 2从高性能芯片切换至低功耗芯片的时候 , 非常容易出现动画丢帧、系统卡顿的情况 , 就像手动挡车辆换挡不利落带来的顿挫感一样 , 和OPPO预想中的“前后性能保持一致”存在不小的差距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OPPO最终决定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下手 。
对于芯片的选择 , 骁龙Wear 4100毫无疑问是穿戴领域的性能“天花板” , 要实现在手表内的芯片「切换」 , 就要求小核芯片在保持低功耗的同时 , 性能上不能与骁龙Wear 4100存在过大的差距 。 在没有合适芯片的困境下 , OPPO与Ambiq历经16个月联合调试 , 甚至为此不惜2次延期上市 , Apollo 4s最终达到了「混动」的要求 。

有了合适的芯片 , 并不意味着问题的彻底解决 , 双擎切换带来的卡顿问题依然棘手 。 OPPO研发团队从用户使用场景入手 , 经过无数次模拟后 , 针对不同场景制定上百个优化任务 , 前后花了超过6个月的时间 。

在逐帧逐场景优化后 , OPPO Watch 2的双擎混动做到了视觉上的无缝无感知 , 在保障智能体验的同时 , 带来了4天的理想续航 。
双擎混动 , 方能破局?
问题来了 , 即便我们知道了「UDDE双擎混动技术」的独创性 , 但它真的能提升用户的实际体验吗?为了得到答案 , 小雷特地做了一番采访 , 试图通过用户的真实反馈还原出这项技术带来的影响 。
小雷的同事李天香(化名)是一位智能手表的爱好者 , 从Moto 360发布至今 , 用过的智能手表接近三四十款 。 按照他的说法 , 以前每买一款新的智能手表 , 自己总得抠抠索索设置半天 , 把AOD息屏显示等一系列比较耗电的功能关掉 , 生怕功能全开撑不过一天时间 。

每天早晨他醒来后 , 第一件事是走到书桌边 , 将充了一整晚电的手表从智能手表充电底座上拔下 , 然后祈祷这家伙能够坚持到晚上八点 。 每天晚上他下班后还要把手表从手腕上取下再放在充电底座上面 , 这样才能感到安心 , 每次出差之前 , 更是需要思考再三 。
对用户来说 , UDDE双擎混动技术最大的价值在于「省心」 。 李天香表示 , 有了UDDE双擎混动技术 , 即便是在类似出差这种场景下 , OPPO Watch 2也能坚持三四天 , 而且这四天是可以接打电话、收发微信的;经常亮屏、玩玩手表微信聊天解闷 , 也不会对续航造成多大影响 , 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 有了超长续航 , 用户终于摆脱了一天一冲的窘境 , 再也不必感受电量不足带来的焦虑感 。 最重要的是 , 智能手表终于变成了一个能够随时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了 。

对行业来说 , UDDE双擎混动技术的最大价值 , 是突破了智能手表行业“续航与智能无法兼得”的瓶颈 , 给业界带来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 。 以往 , 整个智能手表行业的解题思路是非常简洁的 , 就像是一道单选题 , 在续航和智能两个选项中只能选择一个正确项 。 OPPO的做法就像是让单选题变成了多选题 , 现在整个行业终于明白 , 只要技术到位 , 兼顾产品续航和智能体验并非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
提到UDDE双擎混动技术时 , Ambiq董事长兼CEO Fumihide Esaka表示:智能手表能达到这样的续航 , 这是史无前例的 。 高通负责可穿戴全球市场的高级总监Pankaj Kedia更是直言这款产品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
在全新思路的引领下 , 可以预见的是 , 在不远的未来 , 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采用“双擎混动”方案的产品 。 一度受限于续航与智能抉择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即将再度起航 , 以更好的姿态切入AIoT生态 , 联动更多的设备、拓展出更多的应用场景 , 开辟出新的增长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