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背后的历史故事是什么 长恨歌讲的是什么故事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讲述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诗的前半部分写的是杨玉环被选入宫,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安史之乱葬身于马嵬驿;诗的后半部分写的是贵妃死后,玄宗皇帝相思入骨,请高人为贵妃招魂,并在幻境中二人许下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长恨歌背后的历史故事是什么 长恨歌讲的是什么故事】

长恨歌背后的历史故事是什么 长恨歌讲的是什么故事

文章插图
引子
今天无意间在网上刷到一篇歌颂杨贵妃跟唐玄宗美丽爱情故事的文章,文中无不表露出作者对杨贵妃的可惜和对唐玄宗的无奈叹息 。可我对于他们的故事却另有看法 。
如果对正史并不熟悉的人来说,杨贵妃的故事大部分应该来缘于电影或者电视剧,诸如殷桃、范冰冰、向海岚等这些女明星都曾演艺过 。
年轻时对爱情懵懂的我在看这些影视作品的时候,也认为能成为皇帝身边那个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妃子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它带给女人的是有钱有权又有爱的日子,可现实这个残酷的东西却会让人的想法随着时间而慢慢变化 。
历史上一些被文人刻意渲染的爱情故事其真实的背后真的有那么美好吗?昙花一现,危机四伏 。
今天我就拿白居易最著名的《长恨歌》来说说我对杨贵妃和唐玄宗爱情悲剧的看法 。
《长恨歌》是一篇叙事诗,整篇诗分为三部分,故事以唐杨两人的相识相爱、终日缠绵为上篇,然后以长安战事起,逃亡路上唐玄宗被逼勒杀杨玉环 。
战事结束后,唐玄宗从宫外辗转回到宫内相思杨玉环为中篇,最后再以道士为唐玄宗上天入地寻魂魄,海上仙山忆前世为下篇 。
整篇诗词60句840字,看似是一篇相爱不能相守的爱情故事,被白居易歌颂的凄惨、悲凉和惋惜,可我却看到了一个贪恋美色、误国误民的自私昏君 。
上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诗词的开头就以唐玄宗“思倾国”喜美色铺开,本来爱美之心人皆有知,这本无错,可是错就错在他其实已经坐拥皇宫佳丽成千上万了,据《新唐书》记载,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拥有的妃妾人数高达四万之多!可还觉得身边没有美人 。
我就想问唐玄宗:你已经有那么多的美女在身边陪伴了,怎么好意思说“御宇多年求不得”呢?当然这也许是白居易自己的想法,在唐玄宗还没有得到杨玉环前,其他的美女在他面前可能都太庸俗了 。
而且杨玉环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对于公公贪恋儿子的老婆本就是伦理道德所嗤之以鼻 。我们都知道古时候一个女人如果嫁给皇家人就一辈子守着自己的身份到死,怎么可能有改嫁的机会?
可是唐玄宗看上了比自己小34岁的儿媳,人在爱欲起是很难压抑的,更何况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一国之君,从唐玄宗那四万之多的妻妾就可以看出,只要是他想要的美女,就没有得不到的,所以为了等得到杨玉环,唐玄宗可是费尽心机帮杨玉环搞了一出先出家后还俗的把戏 。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
这七句都详细描述了唐玄宗在得到杨玉环后给到她的各种恩宠,而杨玉环的温香软玉也让唐玄宗整日不可自拔 。七句句子几乎每一句都有一个“春”字,暗示了他们此时的爱情正朝着春意盎然的方向发展,连万物都萌发着蠢蠢欲动的表现 。
两人在热恋时,会感觉周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着朝气,甚至让唐玄宗沉迷其中不管政事 。唐玄宗作为一个一国之君,他的责任不只是维持一个小家这么简单,他的职责是天下百姓,“在其位而谋其职”,可他却手拿权利宠幸着女人不顾国家的动荡,孰重孰轻他难道不自知吗?
“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把所有的宠爱都给到了杨玉环一人,天天在歌舞表演中纸醉金迷 。表面上他们你情我浓一派祥和,可是危机却因唐玄宗不理朝政慢慢累积,杨玉环享受着独宠,这是致命的源头,在我看来杨玉环是个不聪明的女人,不但不聪明,而且还目光短浅 。
或许这跟杨家给到她的压力有关,以为有了专宠就有了全天下,的确家里的兄弟姐妹也都因为她被封官进爵,扩大了家族的势力,可是那又怎么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在明处,眼红的人、心生怨恨的人在暗处,他们只是在寻找机会蓄势待发,所以现在他们有多缠绵,未来就会有多悲惨 。
中篇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
甜蜜的日子过眼云烟,长安战事起,唐玄宗带着杨玉环逃亡,却在逃亡路上被六军逼迫一定要杀死杨玉环,不然不再前行 。
大家都把杨玉环看成了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非致杨玉环死地不可,此时的唐玄宗才感觉到害怕,为了让自己保命,为了尽快逃离战局,为了以后还能继续坐着皇帝的宝座,自私的唐玄宗只能忍痛命人勒死了杨玉环而保全自己 。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一地的翠翘、金雀、玉搔头随意的散落在了地上没有人去收,在逃亡的过程中杨玉环被人匆匆地勒死在路上,曾经的风光不在,三千宠爱又如何?唐玄宗在最后关头还不是让她落了一个抛尸荒野的下场?
危机关头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性,唐玄宗在生死一线时最爱的还不是自己?也许官宦们逼迫他,让他在杨玉环和国家中选一个,他选了放弃杨玉环,像是为国家抛弃儿女情长,可早干嘛去了?说穿了他只是一个自私的享受鬼,却让一个女人为他承担了一切 。
在唐玄宗可以掌控一切的时候,他用权利去制造了一场爱杨玉环的假象,试问哪个男人不爱年轻貌美的女人?在那个年代,唐玄宗做杨玉环的爷爷都不为过,而杨玉环靠着她自己的美貌和才情,吸引一个这么大年龄的男人不足为奇 。
而杨玉环作为一个王爷的妃子本应有所避嫌却没有,给了唐玄宗机会,所以你说他们两人的爱情是单纯的吗?我看不见得 。
一个有权有势,一个才艺相貌俱佳,两人各取所需,天下太平时两人可以相依相守,可战乱来临时不还是轻易就被挖解?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
“对此如何不泪垂! ”“秋雨梧桐叶落时”这些苍凉的词句无不显示着唐玄宗回宫后的落寞,在宫殿里,曾经一起相处的日子和场景,似乎都有杨玉环生前的影子,只是死物虽在,活物却已经今非昔比,处处透着凄凉 。
“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
这些相思成灾,孤枕难眠的日子,在白居易的眼中也许会觉得唐玄宗很长情,马嵬坡下的无奈之举,让他最终只能沉浸在相思情绪中,死的人解脱了,活着的人却是煎熬,可这不是唐玄宗他自己活该吗?
唐玄宗他再惨也是他跟杨玉环两人爱情中的背叛者 。从开始宠幸杨玉环日日不早朝,是两人一起种的因,而恶果却是杨玉环一人来承担,所以晚年他再惨也没什么可怜,这是他应受的 。
下篇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
在白居易眼里,他歌颂这段相爱不能相守的爱情,所以得了相思病的除了唐玄宗,还有已在仙山成了仙子的杨玉环 。“含情”、“两渺茫”、“唯将旧物表深情”这些描述正是白居易给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披上了一件凄美的外衣 。
可在我看来杨玉环的死应该是带着怨恨的,曾经的万千宠爱最终变成一根赐死的白绫,她能死的瞑目吗?
当然我的想法也许很绝对,我觉得处于热恋中的爱情爱的越深就越容易因一方的背叛而恨的越深,爱与恨本就在一念之间,杨玉环的死并非自愿,是被迫的,是她最爱的男人把她推上的绝路,她又怎么可能还相思成灾呢?应该是怨恨成灾吧!
不过白居易的这首诗是歌颂他们的爱情,所以从白居易的角度他也许觉得爱情路上总有一些逼不得已,不是吗?那到底是把女人想的太傻还是把爱情歌颂的太伟大?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两句是全文的总结,也是他们爱情正浓时的虚幻誓言,曾经的海盟山誓看似多么美好,而下一句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不也讽刺了他们已经阴阳两隔,再美好的誓言都化做了绵绵长恨,正好回应了“长恨歌” 。
总结
从一篇诗词去解读一段爱情,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你的想法也或许跟我不同,有些人看到的是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痴情汉,有些人看到的是一个沉湎于美色不理朝政的昏君,可我看到的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渣男人 。
在其位谋其职,你是一国之君就要做一国之君的事,要做一个好皇帝就要平衡好政务和后宫,如果你做不到就让位,又想要这又想要那,鱼和熊掌本就不可兼得,在放弃的时候沉迷,在保护的时候却放弃 。
有人会说如果唐玄宗不爱杨玉环怎么会给到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怎么会让杨家“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是如果说唐玄宗爱杨玉环,那杨玉环就不会落得“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的凄惨下场 。
他以为放弃一人是为了保全其他人、保全一个国家,其实他只是为了保全自己,这不是渣男是什么?
了解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唐玄宗逃亡时的战争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这场战争据各种历史考证证明,大约有3000万人死于战火,可想而知唐玄宗的三千宠爱给唐朝带来了多么可怕的后果 。而他们所谓的爱情在我看来只是一段不够纯粹、不够干净的爱情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