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李豫传位给谁做皇帝 李豫之后是谁继位

唐代宗李豫之后的皇帝是唐德宗李适 。唐德宗李适(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 , 唐代宗长子 , 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以外) , 在位26年 , 享寿64岁 。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 。在位前期 , 坚持信用文武百官 , 严禁宦官干政 , 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

唐代宗李豫传位给谁做皇帝 李豫之后是谁继位

文章插图
公元779年 , 对于唐朝来说意义重大 , 曾经平定了“安史之乱”的大英雄唐代宗李豫去世了 , 谥号睿文孝武皇帝 。紧接着 , 太子李适继位 , 是为唐德宗 。
众所周知 ,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对今后晚唐的历史走向 , 有着很大的影响的 。可以说 , 皇位刚到手的德宗 。
其实 , 接到的是一个“烂摊子”:河朔三镇是被招降的 , 所以 , 埋下了不少隐患;而战争中 , 为了对付叛军设立的节度使 , 带来了藩镇割据……
加之 , 多年争战 , 导致农田荒废 , 水利等基础设施年久失修 , 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唐德宗登基以后 , 确实大干了一场 , 俨然一副要复兴的气象 。
继位之初 , 政治上他以强明自任 , 亲贤臣 , 远小人 , 选用杨炎为相;外交上 , 罢免四方朝贡 , 新朝之味浓厚;经济上废租庸调制 , 改行“两税法” , 使得百姓的压力小了 。
国内经济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象 。目前看来 , 德宗做的都符合“明君”二字 , 但是 , 后世对他的风评却并不太好 。
在我国史学界 , 一致将唐德宗视为“昏君” , 那么 ,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 , 他犯了和唐玄宗等君主类似的毛病——执政生涯虎头蛇尾 。时间的流逝 , 并没有带来我们所期望的太平盛世 , 反而一步步将最初的美好击碎 , 暴露出了人性中最丑陋的真实 。
唐德宗执政中后期 , 逐渐犯下了诸多影响唐王朝历史的错误 , 例如:姑息藩镇、猜忌忠臣、重用宦官、贪财聚敛等 。
在《新唐书》中 , 甚至 , 有这么一段描述 , 说:唐德宗“猜忌刻薄 , 强明自任 , 耻见屈于正论” 。我们可以看到 , 唐德宗执政后期的行为和理念 , 与他继位最初几乎是完全相反的 。
那么 , 究竟是什么原因 , 让一个人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呢?
【唐代宗李豫传位给谁做皇帝 李豫之后是谁继位】先说说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 , 可以看出 , 德宗非常明白藩镇割据对一个国家的危害性 。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 有了土地叛军势力才有存活的土壤 , 而想根治他们则会难上加难 。
德宗确实致力于打压藩镇割据 , 但是 , 无奈事与愿违 , 或许是政治决策上的问题 , 或许是前朝留下的隐患太大 , 或许是唐王朝在战争中损失了元气等 , 这些问题迟迟没有得到恢复 。
总之 , 事情的结果遭到了藩镇势力的激烈反弹 , 连德宗本人都被迫出逃奉天 ,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奉天之难” 。
“奉天之难”后 , 德宗似乎泄气了 , 失去了往日重振李唐江山的雄心壮志 , 反而 , 采取了姑息藩镇的政策 。其实 , 原先的打压已经带来了一定的效果 。
但是 , 中途放弃却使它们死灰复燃起来 , 使得前面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了 。
而开头 , 我们所提过的隐患“河朔三镇” , 此时更是成了一块踢不得的铁板 。
由此可见 , 做事专一 , 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 但是 , 此时说这些已经没有用 , 错误已然酿成 。即使如此 , 德宗还是不能被称为“昏君” , 毕竟 , “姑息藩镇”这一点 , 还是带有一些不得已的因素 。
但是 , 德宗接下来由于自身问题所犯的一切错误 , 才是唐朝由盛转衰 , 且再难兴起的根源 。
“奉天之难”带给他的摧毁似乎不仅是斗志 , 还有政治决断力 , 使得先前的励精图治、英明决断都完全没有了 。可能是流亡生活所带来的心理变化 , 在“朱泚兵变”后 , 他变得贪财聚敛 。
他不仅恢复了四方的朝贡 , 还经常派宦官直接向各地方州县公开索取贡品 , 称之为“宣索” 。那么 , 地方官上哪来钱呢?
自然不可能自己掏腰包 , 更多的还是从百姓身上压榨 , 甚至 , 以此为借口欺压百姓 , 使得本来生活状况稍有好转的百姓 , 又一次掉入了火坑 。
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 , 唐德宗不仅自己贪财 , 设有两大私库 , 还甚至默许官员们贪财 。
上如此 , 下自歪 , 在这种风气下 , 国家官吏们贪污成风 , 使得唐德宗执政后期民生凋敝 。
前面提到过 , 唐德宗之前是亲贤臣而远小人的 , 而执政后期的他 , 却在用人方面存在重大失误 , 猜忌忠臣 , 重用宦官 。
因为 , 他在奉天逃亡过程中 , 陪伴他的只有谄媚的宦官 , 这便使得变乱结束后 , 他亲近起宦官来 , 认为:他们比朝臣更为可靠 , 甚至 , 将神策军都交到了他们手中 。
然而 , 这一决定是他执政生涯中最大的一个错误 , 不仅致使宦官们直接拥有了兵权 , 还导致李唐王朝后期宦官专权程度堪称史无前例的专横 。
这些宦官们把持朝政、独断专行 , 甚至 , 连皇帝都得退让三分 。唐德宗之后 , 宦官专政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 , 可以说害了唐朝后世的几代皇帝 。
到了唐朝后期 , 宦官甚至能左右君王 , 弑君、废立君王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 早已变得不稀奇了 。
而这一境况 , 直到唐昭宗时期才得到根治 。可惜 , 泱泱大唐彼时犹如牡丹开败气数已尽 , 再难显现辉煌了 。
唐德宗李适 , 在位27年 , 处在历史的转折点 , 却没能塑造辉煌 , 最后 , 竟落得“昏君”一名 。如此下场 , 令人唏嘘 。这份悲剧其实是必然的 , 从他的性格上就能窥见一斑 。
太容易放弃、太容易被一时困难打败斗志 , 乃至性情大变 。太容易被甜言蜜语所迷惑的人 , 注定难以走得长远......
但是 , 这份悲剧 , 若发生在一位君王的身上 , 便成了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