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是怎么来的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

最早的李姓,来自东夷首领皋陶,嬴姓,皋陶被舜任命为大理,也就是执掌刑法的官,于是以官职“大理”为氏,是为理氏 。理氏到了理徵这一代,遇到灭门之难,于是理徵出逃荒野,饥寒交迫的他看野生李子树上接满果实,于是以此为食,得以活命,后将野生李树培育为家生,以李树为图腾,改姓李氏 。

李姓是怎么来的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

文章插图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2011年最新百家姓排名,李姓为中国第一大姓 。为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 。在台湾、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 。
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约为1亿,其中中国大陆有李姓9207.4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19% 。河南省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 。古陇西,既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 。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 。关于李姓,在历史上有5大来源 。
1、 源于嬴姓和姚姓源于嬴姓和姚姓,出自黄帝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徵和舜帝姚姓的后代结合的后代,或出自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
颛顼和舜帝后代一说:李姓祖先之一是伯益,伯益是帝颛顼的裔孙 。
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被舜赐姓嬴氏,李姓出自嬴姓和姚姓,李姓祖先之一:嬴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姓为嬴,还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 。舜帝,姚姓,舜,黄帝子孙,生于姚地,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就以姚为姓 。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舜帝赐为嬴姓 。
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
2、理氏改为李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概括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商帝辛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 。
另一种说法是:据史籍记载,周朝以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 。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
3、其他来源源于改姓、赐姓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哀劳夷后,曾赐当地各少数民族以赵、张、杨、李等姓 。
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全面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 。
回族李氏是七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并定居;十三世纪以后又有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在与汉、维吾尔、蒙古族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回族,又称“回回” 。
李氏在回族中所占比例较高,有些直接来自古波斯或阿拉伯,如五代前蜀词人李珣,其祖先就是波斯人,来中国后留居梓州(今四川三台) 。
在唐朝,还有阿布氏、阿跌氏、舍利氏、朱邪氏、董罗氏等人士因建国有功,被赐李氏 。另外传说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以及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为皇帝赐姓 。
4、少数民族李姓(1)苗族:
苗族居住在南方,半数以上在贵州,其余分布于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省,与其他兄弟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约有五百一十万人 。李氏在苗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黔西威宁地区的苗族中为大姓之一 。汉姓为“李”、苗姓为“孟恩路”,这是他们实行“子父连名制”的一种特殊写法 。
苗族中的李氏,有些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有的已与李氏的原义无关 。例如,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民起义中有个起义军将领叫李洪基,但他并不姓李,“李”系他的苗语名字“拟”的讹写,而“拟”在苗语中意为水牯牛,“洪基”为“弯角”之意,故“李洪基”即“弯角水牯牛” 。
据有关学者考证,清朝官府在登记户籍册时,用同音的汉姓代替男性户主的苗名,因而形成了苗族汉姓 。苗族中的一些李氏,就是这样产生的 。
(2)壮族:
壮族系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成,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约有一千三百四十万人,其90%以上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少部分居住在云南、广东等省 。李氏在壮族中人数较多,曾出过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如太平天国著名将领李开芳、李锦贵、李文彩等,均为壮族李氏人 。
(3)瑶族:
瑶族主要由古代“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发展而成 。约有一百四十五万人,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五省区的山区,其中广西瑶族人数约占总数的70%强 。李氏为瑶族主要姓氏之一,在瑶族原有十二姓中居于第五位 。
瑶族李氏根据血缘远近,分有若干“房”;各房都有称呼,辈分称谓有“本头”、“巴比”、“九古”等 。瑶族李氏具有反抗封建压迫的精神,清朝有广东八排瑶民反清首领李英,还:有湖南瑶民起义首领李元发 。
(4)白族: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并散居于云南省碧江、元江、昆明、昭通及贵州省毕节等地,1982年统计约有一百十三万余人 。
唐朝史学家杜佑,曾任岭南节度使,熟悉南方少数民族情况,他所撰写的《通典》中记载有白族的姓氏:“其地有数十部落……有数十姓,以杨、李、赵、董为名家,各据山川,不相役属 。”
从中可以看出李氏是白族中的大姓,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再往前追溯,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在赐给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以张姓时,又赐各酋长杨、李、赵等姓 。
这又说明一千七百多年前云南白族已有李氏 。三国以后,有不少李氏汉人徙居云南,久而久之,与白族融合在了一起,如唐朝贞观年间的“西洱河蛮”中的杨、李、赵等姓,都自称本来是汉人
(5)畲(she)族:
畲,意为烧榛种田,即在播种之前将田中的草木烧去,以灰作肥料 。畲族因从事畲耕(即刀耕火种)而得名,他们自称“畲民”或“山客”,约有三十八万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六十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 。
他们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关系十分密切 。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记有“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盘、蓝、雷、钟、李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为乡道官,由海来闽”,这说明唐朝末年福建有畲族李氏 。元末有福建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据说就是畲族人 。
(6)犹太族: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公元前十三世纪曾在巴勒斯坦居住,用希伯来语(属闪含语系闪语族),公元前十一世纪建立以色列王国,创犹太教 。
公元一至二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绝大部分被赶出住地,其中散入欧洲的受到迫害屠杀,或与当地民族结合 。犹太进入中国,约始于唐朝;有较多的人来中国,是在北宋中叶 。北宋时进入中国的这一批犹太人,其先祖在公元前二世纪七十年代离开犹太本土,流徙到印度的孟买地区,在那里定居了一千一百多年之后,于十一世纪中叶或后叶,又循海道向东推进,到达了中国 。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犹太人散居于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宁波、泉州等地,但人数最多是住在开封的犹太人 。住在开封的这一支犹太人移民,以李氏为首,共有李、俺、艾、高、穆、赵、金、周、张、石、黄、聂、金、张、左、白等十七姓,其中两李、两金、两张为“同姓不同家” 。
明崇祯皇帝十五年(公元1642年)9月明军掘黄河堤放水淹李自成起义军,使开封沦为泽国,开封犹太人逃亡各地,直到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重建开封城时,幸存的犹太人才随同汉、回民返回开封,后又在寺院旧址上重建了清真寺 。
清初,开封犹太人有李、艾、赵、张、高、金、石七大姓,李氏仍居首位 。现在开封犹太人尚有四姓,仍有李氏,他们已完全接受了汉族文化 。
(7)蒙古族:
源于陈蒙古八旗李雅拉氏,原居于丹东岫岩奇风岭地区,后取其姓首字谐音汉字“李”为氏,隶属镶红旗蒙古 。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驻守岫岩奇风岭一带,今后裔散居于岫岩汤池、凤城赛马等地 。
(8)回族:
回族中的李氏,主要源自赐姓 。
据《中国历代回教名贤事略》中记载:唐朝时的“李光颜,本阿跌失,敕勒十五部落之一也 。因世有武功,赐以国姓荣之 。”
此外,有个别的李氏则是源于改氏 。《闽书方外志》中记载:明朝李蛰,本姓林,但祖上“性刚正不挠,为执政所嫌,从容毕命于福州”,其后便改氏“李”了 。在清朝,内务府回回族人尼亚咱改氏为李,这也是回族李氏的又一支 。
【李姓是怎么来的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创作不易,别忘了给个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