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汉武大帝》、《走向共和》、《雍正王朝》、《大秦帝国之裂变》、《三国演义》、《大明王朝》 。当年《大明王朝》首播,因剧情门槛太高,收视扑街 。整整十年,才翻红,稳坐豆瓣评分最高的国剧宝座 。
文章插图
第七位:《康熙王朝》豆瓣9.2分
知乎好评率67%
当年,雍正被拍成了王朝 。
于是著名导演陈家林找到陈道明、斯琴高娃,说咱们也拍一部吧 。
然后就有了《康熙王朝》 。
这部电视剧首播于2001年,故事从康熙大帝少年登基,灭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征葛尔丹,一直讲到他晚年,跨度长达60年 。
相比《雍正王朝》,康熙的故事大开大合,波澜壮阔 。
陈道明演的康熙,也极具帝王霸气 。
那一段他朝堂之上怒斥贪腐的即兴表演,至今都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 。
但作为历史剧,《康熙王朝》硬伤也很明显,两点:
一是历史常识错误太多 。
【近30年评分最好的7部历史剧 一生必看经典历史剧】网上有人曾把《康熙王朝》的史实错误整理成册,比较明显的高达40处 。
比如历史上的撤三藩事件始末,最先上书主动请撤的是平南王尚可喜 。
但电视剧里为了增加戏剧效果,改成了平西王吴三桂,以试探康熙的态度 。
如此重要的事件,改编的过于随意和儿戏 。
二是台词煽情有余,回味不足 。
《康熙王朝》作为历史剧,让人难忘的台词少得令人发指 。
反倒是“宝日龙梅,你可是强暴了朕”这种虎狼之词流传甚远 。
对照《雍正王朝》的金句百出,同样是二月河的小说改编,《康熙王朝》台词差距明显 。
如今21年过去,《康熙王朝》竟然还不如它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的人气旺 。
以至于有网友评价它是:豆瓣上最被高估的历史剧 。
第六位:《汉武大帝》豆瓣:9.2分
知乎好评率:79%
2002年,导演胡玫携前作《雍正王朝》的余威,开拍《汉武大帝》 。
结果一头撞见“非典”,演员都找不齐 。
很多年后有人诟病《汉武大帝》里宫娥妃嫔等龙套演员颜值太低 。
没办法,那都是胡玫临时从横店附近的村里雇的 。
然而诞生于水火之中的《汉武大帝》,却迎来了一位中国影视剧史上,很可能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帝王形象 。
陈宝国演的汉武帝 。
有多牛?
看看这张静态图,晚年汉武帝复杂的眼神:虚弱、自责、带着一丝迷茫,却又不失坚毅 。
很多演员照着镜子都学不来 。
《汉武大帝》是部很燃的电视剧 。
故事讲述了大汉最英武的帝王一生的辉煌和悲情 。
他那句:“寇可往,我亦可往” 。
霸气横露,燃情四射 。
但作为一部大型历史剧,《汉武大帝》拍得太浪漫了,诗意有余,历史的残酷不足 。
一些朝堂、后宫的权力争斗,最后都归于亲情和友情之中 。
就像剧中和刘彻进行政治路线斗争的窦太后,一句奶奶孙儿,就把之前的权谋张力消解地无影无踪 。
还有倒台的丞相田蚡,竟然放着风筝高喊武帝的小名彘儿 。
似乎所有的权力游戏,不过都是家事 。
相比《雍正王朝》的“天子无私事”,都是同一个导演,《汉武大帝》差了一点意思 。
第五位:《走向共和》豆瓣:9.6分
知乎好评率:78%
其实在很多人心里,《走向共和》是国剧数一数二的存在 。
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优点:
会讲故事 。
比如开场戏 。
清末重臣李鸿章正在吃鱼 。
侍从接连跑进来报告了三件事:
第一次:是水师丁汝昌来要钱买武器装备 。
第二次:是日本已制定征讨清国策,意图侵略 。
第三次:是张之洞的南洋压过了李鸿章的北洋,内斗白日化 。
每件都是国家大事 。
但李鸿章根本不搭理,继续淡定吃鱼 。
直到侍从又一次跑进来报告:进贡给慈禧太后当生日礼物的鹦鹉病了 。
李鸿章才放下筷子惊吓地变了脸色 。
原来,三件事,一环套一环,要办好,都必须得花钱 。
但钱在哪里?
慈禧手里 。
所以哄慈禧高兴的那只鹦鹉,才是解决事情的关键一环 。
导演不明说,却用这么一场戏把李鸿章的处境,以及与慈禧的人物关系,安排得明明白白 。
再看表演,《走向共和》几乎算是中国历史剧里的天花板 。
细节不展开说,仅看下面这组演员和历史人物的对比图,你就懂了:
但为什么这次给了《走向共和》倒数第三?
原因有两点:
一是它以历史为切片,缺少真正的主线情节 。
你看同样是张黎导演的作品 。
《大明王朝》就以改稻为桑这件事,牵出了大明朝的朝堂、民生 。
《走向共和》则属于随便选个片段都能看得津津有味,但很难完整二刷的电视剧 。
毕竟不是纪录片,对电视剧来讲,这算是一个不小的缺陷 。
二是历史观 。
本剧的姿态看着很客观,以观察者的视角来讲述那段历史 。
过去历史剧中作为反派出现的李鸿章和慈禧 。
《走向共和》让人看到了他们相对“人性”的一面 。
这种全新视角很讨喜,但对这两个人解释的有点太多,批判的又显得太少 。
所以《走向共和》长久以来的争议点:洗白李鸿章,美化慈禧,并非空穴来风 。
这或许某种程度也解释了,如今《走向共和》的豆瓣评分为什么还下跌了0.1分 。
第四位:《雍正王朝》豆瓣:9.3分
知乎好评率:80%
唐国强迄今有两个角色后人几乎无法超越 。
一个是诸葛亮 。
另一个就是雍正 。
《雍正王朝》算是中国历史朝谋剧的巅峰代表之一,在很多人心中是排名榜首的作品 。
人物斗争激烈,局势波谲云诡,杀人于无形 。
由于它有很强的现实投射性 。
还被不少观众奉为职场教科书,从中去学习如何体察领导的话中有话,以及处理人际关系 。
因此《雍正王朝》作为电视剧被抬到了很高的地位 。
但实际上却有些过度解读,严重高估了 。
就好比康熙去世当晚,雍正回府与邬思道的一番谈话 。
互联网上各种解构比比皆是 。
《雍正王朝》本质上,可以看做是披着历史外套的商战剧 。
它有两个地方缺点很明显 。
首先剧情上 。
一定程度放大了人性对权力的欲望,过于追求展示人与人之间的精于算计 。
对比《大秦帝国》和《大明王朝》等剧,显得不够敞亮,格局偏小 。
其次,在表演准确度上,除了太子、老三、老四、老八、老十三 。
其余几位皇子塑造得过于痞浑,动作谈吐和街边混混无异 。
要知道清朝皇子教育堪称历代最严 。
就算表现角色蛮横,也不至于脱离实际人设 。
这样气质的反派存在,也使得《雍正王朝》的权谋博弈腔调变得有点聒噪 。
当然,雍正疑似穿越的爱民人设,也历来是一个槽点 。
《雍正王朝》是部好剧不假 。
实际上却达不到如今人们捧得这么高的位置 。
里面那些“博弈论”带来的启发,于现实中同样没有那些二次解读吹得这么有效用 。
第三位:《大秦帝国之裂变》豆瓣:9.3分
知乎好评率:86%
当年这部剧开播时,有多少人被开篇这幕群鸦掠日所惊到?
群雄逐鹿,尸横遍野 。
啄食腐肉的乌鸦规模至此,那段历史的沉重、残酷可想而知 。
《大秦帝国之裂变》,讲了一个同类题材中相对冷门的故事:
商鞅变法 。
为什么叫裂变?
因为那时的秦国积贫积弱,靠变法,才产生出裂变的能量 。
当然,商鞅最后因为动了既得利益的奶酪,也是被车裂处决而死 。
这部剧某种程度很像《走向共和》,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来观察一段历史 。
当然,由于它讲的是先秦历史,没有这么多是非曲折的史观需要去解释 。
更重要的是,它能借由一个完整的故事,来审视这段历史 。
本剧有个著名的细节,就是在处理“点赞”这个表达时 。
不像以往先秦剧那般说“好”,而是“彩”,还原了历史真正的风貌 。
如果说《大秦帝国之裂变》有什么比较明显的槽点 。
那可能就是女性角色相对太弱 。
女主角高圆圆,戏份竟然只占全剧的四分之一多一点 。
第二位:《三国演义》豆瓣:9.5分
知乎好评率:82%
央视版《三国演义》虽然拍摄时间久远 。
一些打斗场面如今看形同儿戏 。
但这部剧的宏大格局,至今无人能及 。
取景横跨全国南北,动员了数万战士参加拍摄,央视几乎全员班底尽出 。
保留了原著中刘备奋斗崛起的这条主要故事线索 。
其半文半白的台词,也是让其成为迄今观剧门槛最高的历史剧 。
当然,真正奠定央视《三国演义》地位的,还是它作为一种符号,成功在流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
不但风靡东南亚,出口到日韩 。
几十年过去,如今大小游戏、动漫的三国人物形象,仍然不自觉的以它为蓝本 。
最夸张的是关羽,演员陆树铭的这张脸,几乎就成了关二爷的标准像 。
如果不是一些次要角色频繁更换演员,以及战斗场面差强人意,《三国演义》甚至可能成为人类电视剧史上的历史剧巅峰作品 。
第一位:《大明王朝》豆瓣:9.7分
知乎好评率:87%
当年《大明王朝》首播,因剧情门槛太高,收视扑街 。
整整十年,才翻红,稳坐豆瓣评分最高的国剧宝座 。
这部剧的好,几乎是360°无死角的 。
表演,深入人心 。
随便戳一个角色,比如倪大红以40多岁的年纪演80岁的严嵩 。
抛开妆容,举手投足,完全就是古稀老人,令人信服 。
而杨金水的冷静和装疯,更是成为王劲松从艺以来的巅峰表演 。
剧情,抽丝剥茧 。
从皇宫修缮引出财政危机,进而整个帝国的目光都聚焦到江南的改稻为桑之上 。
触及到帝国的体制问题 。
将皇权、太监、清流、严党,明末江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都一一精雕细琢地呈现出来 。
《大明王朝》比《雍正》格局更大,比《大秦》更为精致 。
它没有绝对主角,通过群像人物+缜密故事,梳理出了封建王朝制度腐败的肌理 。
嘉靖皇帝始终认为国家的苦难源自官员和百姓不听话 。
但结局处,海瑞点出了皇权的原罪才是根源,终于让他气血崩塌 。
豆瓣上有条6900赞的短评,大致意思如下:
和《大明王朝》比,美剧《权力的游戏》,只能叫《权力的斗殴》 。
我们看到绝大多数明代背景的影视作品中,他们都用现成宫殿做景 。
但其实里面呈现出来的,都是清代皇宫的装潢风格 。
而十几年前的《大明王朝》则极为克制拍摄皇宫外景,内景全部重新搭建 。
为的正是还原明代宫室的格调 。
这个细节让人肃然起敬 。
以上,就是近三十年来,我们选出的最好的七部历史剧 。
当年陈宝国演汉武帝的时候才45岁 。
与冯绍峰在《山河月明》演朱棣时的年纪相差不过几岁 。
却让人感慨,为什么如今的历史剧,为什么再难看见这样出彩的角色,越拍越没有味道了呢
或许,在高希希当年执导的《新三国》中 。
司马懿这句台词,能解释一二:
“我挥剑只有一次,可我磨剑磨了十几年呐!”
- 再见少年拉满弓什么意思,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什么意思?
- 指设计风格和视频作者@培根肉日记相近 培里培气是什么意思
- 出处是什么意思,题目出处是什么意思?
- 两人是近亲血缘关系吗 黄飞鸿和十三姨是什么关系
- 渡和度有啥区别,渡的形近字?
- 天眼查的评分什么意思
- 雪白的近义词(雪白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不近人情是什么意思,不尽人情和没人情味的区别?
- 2022最近哪些电视剧热播评分高 电视剧热度榜排名
- 什么是陶粒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