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如外人的悉是什么意思,古文中“悉\"的意思?

【悉如外人的悉是什么意思,古文中“悉\"的意思?】文中的“悉如外人”究竟应如何理解,可谓众说纷纭 。
据沈蘅仲《知困录———中学文言文备课札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所说,主要有以下4种说法: 一、从秦到东晋已600年,桃源中人的衣着不会跟外边人一样 。可能原文有误,“悉如外人”当为“悉异外人”或“有异外人” 。二、“悉如外人”乃是“如另外一个世界的人” 。三、“外人”特指桃源外的秦时人 。四、“外人”即桃源以外的人 。现行中学课本采用第四种说法,将“外人”理解为“外面的人” 。有的教师认为这样理解不合情理 。其理由与上述第一种说法相同,即认为桃花源里的人,自“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外面隔绝了将近600年之久,他们的耕作方式和穿着打扮,不可能同外面的人全都一样,而应该是差别很大 。因此,“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能理解为“外面的人”,而应理解为“外国人” 。这可以算作第五种说法 。这种说法,不仅教师中有,在某些今译今注本中,也时有所见 。例如辛正《新编古代名家散文选》(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注:“外人:外地人,外国人 。” 我们认为,“悉如外人”中的“外人”,只能作“外面的人”解,指桃花源以外的人,别的解释都是不正确的 。在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时代,“外人”只作“外面的人”解,不作“外国人”解 。《汉语大词典》“外人”的第三个义项即为“外面的人” 。第二个义项是:“古代指本诸侯国以外的人……近世指外国人 。”可见作“外国人”解,是后起义 。用后代才产生的意义去解释古代的词语,是阅读和注释文言文的大忌 。在《桃花源记》里,“外人”共出现3次 。其他两次的“外人”作“外面的人”解,是毫无疑义的,此句中的“外人”当然也不能例外 。此句的“其中”指桃花源中,那么与之对应的“外人”,只能是指桃花源外的人 。人们之所以对此产生疑问,认为这样理解不合情理,而将“外人”理解为“外国人”,或“另外一个世界的人”,或“桃源外的秦时人”,甚至怀疑此句原文有误,其根源在于对此句的句法结构和“悉”字的用法缺乏正确的了解 。先谈结构 。此句的主语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是谓语 。伊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陶渊明集》将此句译为“往来耕种的男男女女穿衣着鞋和外面的人一样”,便是将这句话的句法结构弄错了———将“往来种作”看成“男女”的定语,而将“男女衣着”当成“悉如外人”单一的主语了 。上引一、三两种说法也是只将“男女衣着”当成主语 。再说“悉”字 。“悉”同本篇“咸来问讯”的“咸”一样,是个表统括的范围副词,相当于“皆”或“都” 。中华书局《实用大字典》:“悉,皆也 。”在“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一句里,“悉”字所统括的———亦即它的语义指向,是“往来种作”和“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等于说“皆如外人” 。意思是说,“往来种作”和“男女衣着”这两方面的情况,都同外面的人相仿 。中国青年出版社和天津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的《初中文言文精解》(合订本)将此句译为:“那里面的人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同外面的人一样 。”这样翻译,显然与作者的原意不合 。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其中往来种作如外人”,另一层意思是“其中男女衣着如外人”———这便是作者的原意 。将这两层意思用一句话来表达,便成了“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由此可见,只有将两件事情合在一起说的时候,这个“悉”字才用得着 。它的作用,仅仅是表示统括,只能理解为“都”,不能理解为“完全” 。“悉如外人”,不能理解为“完全同外面的人一样” 。人们正是由于将此句理解为“完全同外面的人一样”,才对此句的合理性产生怀疑的;人们之所以认为“外人”不应释为“外面的人”,而应另作他解,也是以这种理解为前提的 。根据此句的结构和“悉”字的用法,我们认为此句可以译为:“这里面,(人们)往来耕种(和)男女穿着,都同外面的人相仿 。”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认为原文中的“男女衣着”,是从服制方面说的,不是指具体的穿着打扮 。要是指具体的穿着打扮,不仅同外面的人不一样,即使是桃源中人,也是各不相同的 。作者在《桃花源诗》中说:“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制”与“法”是同义词互用,“衣裳无新制”,等于“衣裳犹古法” 。“衣”指上衣;“裳”指下裳,即下裙 。上衣下裳,便是古代服制的主要标志之一 。古代无论男女,都是上面穿衣,下面着裳的 。所谓“衣裳无新制”,是指桃花源中的人,在服制上没有什么改变 。这对我们理解“男女衣着”句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作者之所以要说“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是有其深刻的用意的 。明代著名文评家袁宏道在《桃花源记》的评语中说: “开朗”一段(指“豁然开朗”以下至“并怡然自乐”),是说萧野气象,即在人间,故曰“悉如外人” 。(详见明代刘士《古今文致·桃花源记》,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 由此可见,“悉如外人”是作者的点睛之笔 。作者是借此点明桃花源并非仙境,而在人间 。只有将桃花源定位于人间,内外两个社会才具有可比性,才能体现作品厌恶乱世,向往安乐社会的主题思想 。而所谓“人间”,当然不是指“外国”或“另外一个世界”,而是指桃花源外的现实社会 。

悉如外人的悉是什么意思,古文中“悉\"的意思?

文章插图
古文中“悉"的意思?
①<形>详尽;详细 。《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到纤至悉也 。”译文:古人治理天下,细致到了极点 。
②<动>详尽地表达 。《柳毅传》:“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译文:感恩戴德,言语已经不能表达心意了 。
③<动>了解;熟悉 。《世说新语·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译文:后来王大听说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所以问你要呢 。”王恭回答说:“您不了解我,我为人处世,没有多余的东西 。”④<动>尽;全部找出 。《冯婉贞》:“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 。”译文:(把)我们村所有人都(加在一起),擅长搏击技术的人(也)不过百人 。⑤<副>全;都 。《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文: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