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风俗,寒食节,中秋节的习俗有什么?

寒食节的来历: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成为“晋文公”后,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
寒食节的风俗有:1、拜扫祭祖;2、吃冷食;3、踏青郊游;4、插柳等 。
1、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 。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 。
2、吃冷食:为追悯先贤之情,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 。
3、踏青郊游:寒食节也叫踏春,始于唐宋 。在花草返青的春季,人们结伴到郊外去踏青 。《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了踏青的场景:“岁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 。”
4、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 。

寒食节的风俗,寒食节,中秋节的习俗有什么?

文章插图
寒食节,中秋节的习俗有什么?
寒食节和中秋节:
寒食节: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的节日,在清明前两天,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是晋文公为了怀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 。在这个节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
【寒食节的风俗,寒食节,中秋节的习俗有什么?】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自古便有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