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骆宾王的五言古诗咏鹅 咏鹅的意思全解

《咏鹅》这首诗的含义是:“鹅!鹅!鹅!”面向蓝天 , 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 , 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 , 就像船桨一样 。

深入解读骆宾王的五言古诗咏鹅 咏鹅的意思全解

文章插图
鹅鹅鹅 , 曲项向天歌 。
白毛浮绿水 , 红掌拨清波 。
《咏鹅》是小学课本中所选入的第一首古诗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它也可以说是中国孩子古诗启蒙的第一课 。这首诗据说是骆宾王七岁的时候写的 , 大致相当于一首儿歌 。诗歌的名气很大 , 又很简单 ,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深入的解读呢?
前两句 , “鹅鹅鹅 , 曲项向天歌”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 , 按照规定 , 应该是四五二十个字 。但是这个诗第一句只有三个字:鹅鹅鹅 。为什么只有三个字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 如果变成五个字 , 鹅鹅鹅鹅鹅 , 曲项向天歌 。特别的笨 , 三个鹅字已经把意思表述清楚了 。
这三个鹅字应该如何去理解 。有人说 , 这三个鹅字都是名词 , 它代表着骆宾王所看到的三只鹅 。这个理解不符合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规律 。这首诗是咏物诗 , 咏物诗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 就是要写成谜语 。而谜语的特点是 , 谜底不能出现在谜面中 。
《咏鹅》题目是咏鹅 , 在正文中按说就不能出现鹅字了 。那么出现的这三个鹅字 , 应该如何去理解呢?它们是象声词 , 是模拟鹅的叫声是象声词 。这样 , 这首诗就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感觉 , 未见其鹅 , 先闻其声 。这是一种声音的效果 。
第二句 , “曲项向天歌” 。项就是脖子 , 曲项就是弯着脖子 。于是就引出下一个问题 , 按理说鹅在叫的时候都是直着脖子叫 , 这样的话气流畅通 , 声音才响亮 , 那么小骆宾王何以要说“曲项”呢?
原来 , 鹅子在水上寻食之时 , 它的脖子是向前伸着的 , 与身体构成一条直线 , 而当它“向天歌”的时候 , 它又与身体构成九十度的直角 , “曲项”是从这里来的 , 是指脖子跟身体构成的曲线 。
于是我们就发现 , 骆宾王在这里事实讲出了一个动作的转化过程 。这个鹅子先是伸长脖子向前去够食物 , 然后再把脖子弯起来 , 朝向天空 , 然后发出它响亮的叫声 , 就是鹅鹅鹅 , 这样第二句和第一句之间就构成一个呼应 。
“白毛浮绿水 , 红掌拨清波” 。这两句它的色彩感较强 , 这正是儿童观察事物的特点 。儿童对色彩比较敏感 , 因此骆宾王在这里突出了色彩的差异 , 白毛和绿水 , 红掌和清波 。
其实 , 绿水跟清波本是同一个水 , 为什么它会用两种方式来进行形容呢?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根据我们的日常经验 , 湖水远远看的时候 , 它可能是绿色的;但是如果你走近的时候 , 你就会发现 , 那种绿色的感觉就消失了 , 它就变得很清了 。因此 , 从绿水到清波 , 它体现了骆宾王在观察鹅的时候 , 是在不断靠近的 , 是越走近看得越细 。而且这个清波是红掌拨出来的波纹 。于是 , 白毛浮绿水有一种静态之美 , 而红掌拨清波有一种动态之美 , 两句合起来 , 动静相映成趣 。
《咏鹅》据说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 , 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首诗 。
认识诗歌 , 要做到知人论事 。下面就认识一下骆宾王这个人 。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 , 和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并称初唐四杰 。他们是初唐时期的诗人 , 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年少而才高 , 官小而名大 , 行为都相当浪漫 , 遭遇尤其悲惨 。”(闻一多评语)这个评价很准确 。
骆宾王成年时 , 正是武则天积极参与朝廷事务之时 。骆宾王对一个女人参与国家的管理很看不惯 , 经常上书发牢骚 。武则天一气之下把他关进监狱 。当然 , 他一个文人 , 没有什么反武则天的实质性活动 , 不久 , 就被放了出来 。
出狱后的骆宾王来到扬州 , 当时南方的大都会 。在这里 , 他遇到了同样被放逐的徐敬业 。一个落魄文人和一个落魄官员一起喝酒聊天 , 诉说自己对当朝最高的那个女人的不满 。两人越说越气愤 , 最后 , 头脑一发热 , 干脆反了这个女人算了 。这就是扬州叛乱的起因 。
骆宾王不但是扬州叛乱的发起者 , 还是积极参与者 。他写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这个檄文写得特别好 , 据说连武则天都特别赏识 , 后来徐敬业兵败 , 骆宾王也不知所终 。
骆宾王在参加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活动中 , 他还创作了另一首和儿童相关的诗 , 就是一个谶谣 。
中国古代有时候一个人要造反 , 往往会制造出一些类似谜语的歌谣 , 让儿童去传唱 , 制造一种社会影响 。武则天在当政的时候 , 徐敬业想造反 , 但感觉自己势单力薄 , 于是就想拉着中书令裴炎 。怎么才能让斐炎主动参加呢?骆宾王想出两句歌谣:“一片火 , 两片火 , 绯衣小儿当殿坐 。”骆宾王他们就让人教裴炎老家的孩子们背诵 , 最后连长安的儿童也都一起传唱 。
裴炎听说了谶谣的事 , 就想找有学问的人解这个闷谜 。骆宾王适时地来找裴炎 , 并进行挑拨 。于是 , 裴炎与武则天翻脸 , 暗中支持徐敬业 。
骆宾王出道的第一首诗歌是儿歌 , 最后一首诗歌也是儿歌 。我们也可以说 , 这里面有谶语似的一种感觉 。尤其是红掌拨清波 , 更让人联想到一种无事生非般的人生的波动与波折 , 真是让人感慨不已 。
据《唐才子传》记载 , 宋之问被贬还朝 , 路过钱塘 , 游灵隐寺的一个夜晚 , 在月下长廊吟诗 。他吟出了上句:“鹫岭郁岧峣 , 龙宫隐寂寥 。”可是 , 下面写什么 , 宋之问一时想不起来 。
这时 , 一个坐禅的老老和尚问宋之问 , 小伙子 , 你不睡觉干嘛呢?宋之问回答 , 我想写一首诗 , 思路没找到 。老和尚笑着说 , 何不说‘楼观沧海日 , 门对浙江潮 。’
有了老和尚的点播 , 宋之问很顺利地接着写下后面的句子:“桂子月中落 , 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 , 刳木取泉遥 。云薄霜初下 , 冰轻叶未凋 。待入天台寺 , 看余渡石桥 。”
第二天 , 宋之问回想昨晚之事 , 发现老和尚给出的两句是连接整首诗必不可少的一联 , 如果没有这两句 , 自己的诗根本写不下去 。他越想越觉得老和尚不是普通人 。于是 , 就去昨晚的地方找老和尚 。不过 , 老和尚已经不见了 。
【深入解读骆宾王的五言古诗咏鹅 咏鹅的意思全解】据说 , 这个老和尚就是骆宾王 。当年扬州叛乱被平定后 , 他逃了出来 , 在寺院里隐居 。因为两句诗暴露了自己 , 后悔不已 , 赶忙连夜逃走了 。看人写不下去 , 冒着暴露自己的危险情不自禁补上两句 , 看来 , 骆宾王的诗人情怀真是不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