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零下20度 这群制冰师却热得穿短袖( 二 )


“虽然叫制冰师 , 但不能只会‘制冰’ 。 ”孙悦说 , 外国制冰师身材魁梧 , 制式冰刀并不适合中国制冰师 。 大家结合实际 , 每个人特制出两三把专属冰刀 。 最长的1.5米 , 加上大刀头重近30斤 。 修冰时 , 准备好备用刀片 , 回来还要磨刀 。 这其中涉及切割、焊接、磨刀等专业知识 。 开“拖拉机”前提是会开车 , 握着方向盘的司机要和车尾处控制修冰机械的人密切合作 , 这也需要反复磨合 。
2021年 , “雪游龙”场馆团队异常忙碌 。 春节后要立即举办测试活动 , 下半年要保障钢架雪车、雪橇、雪车三项测试赛 , 之后到现在一天没休息 。
场馆后勤副主任李长洲曾在测试赛期间告诉采访人员 , 车橇赛道冰面不仅要硬度适中、表面平滑 , 还不能有任何尘土落叶 , 尤其不能结霜 , 否则会损伤运动员滑行装备、影响滑行速度 。
“那时制冰师两班倒 , 24小时作业 。 ”孙悦回忆说 , 运动员滑行前要先养护赛道两遍 , 在滑行间歇清扫养护 , 一旦塔台提示运动员即将出发 , 制冰师要迅速跨出赛道 。 夜间滑行过后 , 赛道需要“大保” , 所有人养护完弯道到结束区集结 , 用冰水混合物修补赛道 , 干完活天已经蒙蒙亮 。
高强度工作让中国制冰师迅速成长 。
朱永涛说 , 起初10个人维护一遍赛道需要半个小时 , 后来缩减到20分钟 , 最快到10分钟 。 制冰师从9号弯处将赛道分为两个养护段 , 5个人干一段 。 第一个人将高墙碎冰扫到赛道底部 , 第二个人倒着走往外铲雪 , 第三个人正着走帮第二个人把雪扫到铲子里 , 第四个人负责精扫 , 第五个人浇冰养护 , 彼此站位间距有明确要求 。 正是通过“抠细节”来省时间、保质量 , 最终形成“中国工作标准” 。
工作结束半小时得知中国夺牌
冬奥会到来时 , 他们换上了新装 , 胸前印着五星红旗 。
最终“大考”到来 , 已经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中国制冰师与外籍制冰师并肩作战 。 冬奥保障标准高 , 但赛道保养时间比测试赛时相对充裕 , 每天干18个小时基本满足需要 。
2月11日 , 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第四轮滑行过后 , 闫文港斩获铜牌 , 这是中国车橇运动员第一次站上冬奥会领奖台 。
在赛道旁保障的王国兴听到庆祝声 , 但不确定发生了什么 。 “制冰师工作时不能带手机 , 对讲机里只有塔台工作信息 。 半小时后回到工作区我才知道成绩 , 一下就哭了 。 这几年的努力 , 值了!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感受 。 ”
【弯道|零下20度 这群制冰师却热得穿短袖】每年9月到次年3月是车橇项目赛季 , 制冰师必须在岗坚守 。 这三年 , 中国制冰师们与冬奥“一起向未来” , 都成长了很多 。 朱永涛年轻好学、善于观察管理 , 已经被任命为制冰师队长 , 让母亲白慧霞非常骄傲 。
“儿子能为国家作贡献是我们一生的骄傲 。 ”白慧霞说 , 总有人问她 , 儿子这几年在北京忙什么呢 , “我说 , 干冬奥呢!”◎新华社采访人员 张 骁 马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