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苏黄米蔡的苏指的是谁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经在凤翔、杭州市、密州、徐州市、湖州市部分地区就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贬谪为黄冈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继位随后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市、颍州、扬州市、定州部分地区,晚年时期因新党执政贬谪惠州市、儋州市 。宋微宗时获特赦北还,中途于常州市病故 。赵构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
早年经历
【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苏黄米蔡的苏指的是谁】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生于眉州洪雅,是晚唐重臣苏味道以后 。苏轼的爸爸苏洵,即《三字经》里所提到的“二十七,始奋发图强”的“苏老泉” 。苏洵奋发图强虽晚,但是很刻苦 。苏轼其名“轼”本意为车前护栏,得其不为人知却扶危救困,必不可少之义 。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自己把见识品性专家教授给苏轼与儿子苏辙 。
苏轼天性放达,为人正直率直,深受道士风采 。好交朋友、好特色美食、造就很多饮食搭配精典、好品铭、亦雅好游树林 。
入京应考
嘉祐年间(1056年),苏轼初次出川上京,参与朝中的科举制度 。苏洵带上二十一岁(阴历虚龄)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域,临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入京应考 。
当年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检样官是文坛宿将梅尧臣 。二人正锐意于诗词创新,苏轼清爽洒脱的笔风,一下子把她们振动了 。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策论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器重,只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已的徒弟曾巩所做,为了能保持距离,让他只能第二 。苏轼在文中写到:“皋陶为士,将行凶 。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道这几句话的来源 。及苏轼谒谢,即为此问轼,苏轼回答:“何苦了解来源!”欧阳修听到后,禁不住对苏轼的豪爽、勇于创新极其赏析,并且预料了苏轼的未来:“这人可以说善读书,灵活运用书,他日文章内容必独孤天下 。”
自请出京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奏疏讨论旧法的弊端 。王安石甚感恼怒,因此让御使谢景在神宗眼前多谋善断苏轼的过错 。苏轼因此要求出京就职,被授为杭州市通判 。
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