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牛不相及什么意思,风马不相及是不是成语?

“风马牛不相及”常用来比喻毫不相干的事情 。出自于《左传.僖公四年》 。
春秋初期,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是声威大震,中原的诸侯没有不屈从他的 。但南方楚国的国力也在不断增强,楚王不但不服齐桓公,还要与他抗衡 。
【风马牛不相及什么意思,风马不相及是不是成语?】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等八国军队攻打蔡国,蔡侯只好连夜逃往楚国,请求楚国出兵援助 。齐桓公看到蔡侯逃往楚国,于是率领率领军队长驱直入向楚国进发 。楚成王接到密报,一面调集兵将准备同齐国作战,一面派屈完到齐国军营进行谈判 。屈完是一位能言善辩的大臣,他对楚国非常忠诚 。为了楚国的安危,他只身前往齐国的军营去见齐国的管仲,责问他:“你们齐国住在北方,我们楚国住在南方,齐楚两国相隔这么遥远,即使马牛走失不会跑到对方的国境内 。尤其没有料想到你们的兵马,竟然践踏我们的国土 。”屈完铿锵有力的言辞,把管仲问得理屈辞穷,无言以对 。齐桓公见楚国没有屈服的意思,于是就把大军开进楚国的领地内,楚成王又派屈完前去谈判,齐桓公得知楚国早已有所准备,如果用武力讨伐楚国,势必会落个两败俱伤,只好同楚国讲和,双方言归于好,各自撤军 。
宋代著名授国诗人陆游的《短歌行》不有这个典故:“耳边闲事有何极,正可付之风马牛 。”

风马牛不相及什么意思,风马不相及是不是成语?

文章插图
风马不相及是不是成语?
风马不相及这不是成语 。正确的只有 风马牛不相及,这才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 。
该成语的原意是说马、牛奔驰,逃逸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形容地域广大距离遥远,也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在句子中一般作宾语、定语、补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