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 梁启超 梁任公是谁

【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 梁启超 梁任公是谁】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随意斋主人家 。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人 。清朝光绪年间秀才,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思想家、教育学家、史学家、作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导者之一、中国近现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时从师学习培训,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万言,17岁中举 。后从师于孙中山,变成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 。维新变法前,与孙中山一起协同各省市秀才启动“公车上书”健身运动,自此依次领导干部上海与北京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威海经世之学馆的讲学,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维新做宣传 。
早些年阶段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爷爷梁维清,爸爸梁宝瑛,都曾以士绅参预乡政,在当地有一定的阵营和影响 。梁启超自四岁生活起居家入读,跟爷爷认字 。在早些年所接受的教育中,梁启超不但学到了许多传统文史知识,并且听到了很多悲痛慷慨激昂的爱国故事 。爷爷经常给他叙述“亡宋、亡明国难当头的事”,朗读激动人心的诗文章节 。这类含有爱国情感和思想观点的课外教育,对梁启超拥有关键危害 。各代著名人物以天下为己任的风范、视死如归的品格和勇敢无畏的精神,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下了根 。
地方税观念
梁启超认为地方税的征缴务必便于民为原则,推行轻税、平税现行政策,而抵制与民争利的“固民所急而税”的传统见解 。强调“西人于民生工程日用品必需的东西,必免除其税便于民 。中国则乘民之急而重征之,如盐政这类是也 。亦有西人良法喜乐,为便民利民而起,而中国视作助帑之计,行之而搔扰滋甚至,现如今之邮政快递这类是也 。”他提出应效仿美国推行平税现行政策,便民措施然后求繁荣富强 。这是一种把社会经济发展摆在首位,财政税收放到其基础之上的观点,对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工业的高速发展具备重大意义 。
梁启超觉得公债也是一种地方税,所不同的是“租税直接以赋对于如今,而公债则间接性及赋对于未来”,“但是将吾辈今天需承担之责任,而析一部分以遗诸子孙后代云尔” 。但他认可公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备重大意义,“租税知其力于一时,公债将纤其力于数次”,因而他认为公债尽管增强了子孙后代的负担,却也有益于子孙后代 。
学术贡献
梁启超是近现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者,是20新世纪早期建立我国近代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早期发表的《中国史叙论》,《新史学》对中国数千年来的英文封建社会史学作出了比较系统和猛烈的抨击,而且大喊“史学改革” 。继此,他又编写了一系列著作,搭建其资产阶级新的史学思想体系,如《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等,集中反映了梁启超的史学观以及杰出贡献,并形成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连续发布振动一时的《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强烈批判封建社会史学,提倡“史学改革”,较系统化讲述了相关史学功能、历史哲学、治史心态和方法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史学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