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特点 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

端午节起因源于“楚国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岳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之后就有了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意 。史书上也有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赛龙舟也慢慢演变成现代人的一种体育娱乐活动,同时也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

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特点 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

文章插图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被称为端阳节、端午日、五月节等,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和小端午 。
小端午时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时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我国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最重要的是,还有一种赛龙舟的习俗 。为什么在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比赛?
龙舟,顾名思义,是形似龙的船 。这艘船的船首像个高高的龙头,船舷和船腹分别涂有不同的颜色 。龙的大小不同,桨数也不同,有六对、十二对、十七对、五十二对 。
如参赛方式相同,则龙舟的尺寸必须相同 。若为新船,则亦须举行祭礼 。以前潮州人赛龙舟,还要举行开赛仪式:将龙舟分别划到妈祖庙祭拜“龙尾爷” 。
龙首朝庙,划进划出,参拜三次,谓“三参灯”,祈求神灵保佑 。赛程中,各方龙舟像长跑运动员,在起点紧张等待起跑 。当发号枪响时,龙舟上的司鼓闻声起鼓,健儿挥手划桨,那龙舟便如离弦之箭,在水上疾驰 。旁观者为自己的队员呐喊助威,有的甚至跳入水中,给队员泼水,让他们神清气爽 。
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盛行于吴,越,楚 。举行竞龙舟,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纪念楚大夫屈原的一次源远流长的群众娱乐活动 。实际上龙舟竞赛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竞赛”等,其起因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龙舟竞渡》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急鼓中竞渡游戏,娱神和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 。
二、是为纪念越王勾践训练水师,击败吴国 。"越地传云,越王勾践为其竞渡之事,今龙舟也 。"(事原·端阳)吴越战败,勾践败北被俘,在吴国度过了三年忍辱负重的生活,骗得吴王夫差信任,被放回越国 。
回到家乡,他不屈不挠,在那个五月初五成立了水师,开始训练,最终在几年之后,一举消灭了吴国 。后代为昭示勾践这种顽强的精神,便仿效越国水师操练时的情景,于5月5日这一天划船出航,以示纪念 。
三、说是纪念伍子胥和曹娥 。据传,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人投江,曹娥驾舟救人 。"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患"(《曹娥碑》) 。后人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 。
四、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 。传说远古时代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而死,许多人划船追赶救人 。在追击洞庭湖的时候,他消失得无影无踪 。
此后,每年5月5日划船 。用龙舟来驱散江中的鱼,以免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 。这一说法被普遍接受,其文字记载始于南朝梁人写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而不用,是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乃救之舟舟 。竞渡的端阳,是一种遗俗 。”
五、在屈原之前很久,沅陵就有龙舟 。沅陵龙舟起源于古代,其祭祀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 。曾经居住在沅陵半溪石穴的盘瓠,生有六子六女,彼此结拜,繁衍出苗、瑶、侗、土、畲、黎六族 。六族人在盘瓠死后,会宴请巫婆,为他们招魂 。由于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便让各民族造出一艘龙舟,逐溪逐河地寻找呼唤,最后才演变成了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 。沅陵龙舟发源于5000年前,比纪念屈原的传说早了3千年 。
六、据说很久以前,西岸没有河流,只有一条肮脏的小水沟 。某天,一个捕鱼者在水沟里捕了一条小蛇 。这种小蛇非常奇怪,它的尾巴上有九个闪亮的鳞片 。就在捕鱼的人触碰到鱼鳞时,蛇的眼睛里闪现出乞求的光芒,非常可怜 。渔民顿生同情,抚摸着鱼鳞,然后又把它放回沟渠里 。
谁知道,那九块鳞片突然脱落,小蛇跳起了舞,变成了一条小龙 。本来,它是一条上天的神龙,因犯天条而受玉皇大帝的惩罚,成了这样 。
尾巴上有九条锁线,也就是小蛇尾巴上的九个闪鳞 。玉曾经说过:“得人之阳,方能开此锁 。”刚才渔人无意中竟打开了小龙的千年枷锁 。
为了感谢渔人,小龙不停地在沟渠里翻滚,还不断地从口里喷出水,灌进小沟渠 。渐渐地,小水沟变成了大河(即西岸河),河水把五谷丰登带到了西岸 。为了纪念这条神龙,沿江的村庄被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 。在龙舟比赛中,端午节是神龙升天的日子,以示庆祝 。
【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特点 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众说纷纭,以纪念屈原说的影响最广 。因为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天归给他 。您对赛龙舟的起源有何看法?请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