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让差评公司消失,脉脉这事儿做对了( 二 )


脉脉创始人林凡的信心首先来自于“历史经验” 。
在改开初期 , 假货横行 , 吃亏上当的消费者与真品牌苦不堪言 , 主管部门则罚不胜 。 在淘宝诞生后的若干年 , 上边也是假货横行 , 阿里巴巴也因此非常苦恼 。 这些问题得以解决 , 最后都是得力于平台与政府合力 , 将“信息不对称”转变为“信息对称”的不懈努力 , 具体承载的生态产品则是买家秀、大众点评、小红书、知乎……一干以“点评”为特点的内容聚合平台 。

实际上 , 我们无法想象 , 如果离开这些内容聚合平台 , 现在的消费环境会降级多少 。
招聘市场上的信息鸿沟本质上也是如此 。 苦于拆盲盒求职体验的求职者群体 , 多年间也渴盼出现一个类似的内容聚合平台 , 依靠万千UGC属性的“点评”来实现招聘市场的体验升级 。
脉脉公司点评应时代之运而生 。 去年十月 , 脉脉宣布注册用户已超过1.1亿 , 内容社区发帖量570万 , 招聘服务链接了718万职场人 , 积聚了千万员工、超过十万家公司的点评 , 建立起的庞大数据库 , 为\"先看点评 , 再找工作\"模式在脉脉的落地提供了关键支撑 。
在点评时代 , 入职后在工作群与领导掀翻桌子的概率将会大大下降 , 大量差评的公司在点评机制下很难招到人 , “劣币”将被全部清除出市场 。
“我们希望脉脉的公司点评 , 能够让都是差评的公司消失 。 ”林凡说:“脉脉迈出公司点评一小步 , 是招聘行业一大步 。 ”

脉脉试图填补这个横亘于求职者与雇主之间的看似无解的巨大信息鸿沟 , 其方法论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对话” 。
实际上 , 前些年有不少公司站在己方立场戴着有色眼镜看脉脉 , 甚至有公司高管或HR向林凡求情要删除某一条“对公司不利”的评论 。 但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转变 。
转变的原因也很简单:涌入职场的年轻职场人是互联网原生一代 , 他们人生观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像腾讯那位年轻的应届生一样 , 要跟公司据理力争契约细节 , 谈不拢就辞职 , 这在老一代职场人看来可能是“任性” , 在新一代职场人看来这却是理所应当 。
已经有不少社会名流支持年轻人的这种选择 。 曹德旺在接受采访时就说:
“现在年轻人不喜欢加班 , 这是时代的进步 。 ”
不管这种变化是曹德旺说的“时代进步” , 其都已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 这使得雇主们普遍意识到 , 想要把品牌做大 , 就不可能依赖“小动作” , 而是要实打实做好员工体验 , 提升雇主口碑 。
企业微信的领导和茶颜悦色的创始人都选择向当事员工道歉 , 就是这种不可抗拒的体现 。
于是 , 越来越多的公司 , 纷纷在脉脉上注册了企业号 , 并开始习惯用官方身份正式回应外界质疑、辟除不实传言 , 并积极展开雇主品牌建设 。

(查看升级后的“职得去”榜单 , 请点击文章底部的“阅读原文”)
从对立到对话 , 求职者与雇主进行坦诚沟通的氛围正在脉脉形成 。
脉脉联合创始人王倩对这种氛围变化颇有感慨 。
“过去 , 企业长期是以生产效率为中心 , 主观上缺少雇主品牌建设意识 , 客观原因则是缺少阵地 。 经过多年探索 , 脉脉给公司提供了很多主动输出的方法和工具 , 比如企业号、企业IP 。 所以我们把公司好的信息和用户真实的点评放在一起 , 才能真正给用户提供一个B端、C端信息都能看到 , 并最终做出选择的机会 。 ”